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写作既包含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包含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经验。因此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需要从多方面对其习作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准确的作文评分对于写作教学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能够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然而由于评价过程中认知加工的复杂性,作文评分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过强的评分主观性使对学生的作文评分饱受诟病。提高作文评分公正、准确的关键在于对作文评分误差的研究及控制。误差并非都是杂乱出现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了解其规律基础上可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将误差降到最低。因此要实现控制评分误差的目的,首先要对造成作文评分误差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本研究以杭州市6所小学60名语文教师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评分教师心理因素及评分工具、分数设置对小学记叙文习作评分(非选拔性考试)误差的影响。实验一通过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晕轮效应、首因效应以及不同评分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师习作评分误差的影响。实验二探究了分数设置对于评分误差的控制作用。
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小学语文教师不论采用何种评分方式(综合印象法、分项评分法)进行习作评分时,晕轮效应对评分影响不显著,晕轮效应不是小学记叙文习作评分误差的主要来源。
(2)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综合印象法进行评分时,篇首出现较多错别字,能使小学语文教师对习作产生不良第一印象进而影响到习作评分的准确性,首因效应是小学记叙文习作评分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3)使用综合印象法进行评分的语文教师在评分过程中,晕轮效应与首因效应能够共同作用影响小学记叙文习作评分误差,对于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习作,没有对学生形成积极评价的教师更容易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给出较低的分数,继而加大了评分误差。
(4)分项评分法能够显著减小由晕轮效应及首因效应造成的小学记叙文习作评分误差,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上述两种效应造成的评分误差。
(5)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的分项评分量表分数设置不当,将增大教师对于小学生习作的评分误差。
(6)相较于大尺度评分量表,小尺度评分量表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小学语文教师的评分宽严程度使评分一致,能更好的发挥分项评分量表减小评分误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