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回顾江苏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础上,评估、分析了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利用LMDI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论文首先回顾了全球气候变化在政治、经济方面带来的影响。简要介绍世界各国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取的行动,并介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其次,论文介绍了江苏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指出江苏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通过计算江苏省万元产值能耗发现,江苏省万元产值能耗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紧接着,论文选取、借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际能源署和其它研究组织和学者的关于温室气体的计算方法,对江苏省能源消费、工业生产过程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发现:1997年至2008年,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08年江苏省排放66070.4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能源生产排放52714.9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工业生产排放12194.7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农业生产排放1160.7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对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横纵向的比较发现以下的特点:1)能源消费是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源,且煤炭对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巨大,2008年江苏省煤炭消费温室气体占江苏省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7.59%;2)工业行业是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行业,主要是由于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3)工业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多,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呈下降趋势;4)江苏省火力发电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多,火力发电效率不断提高;5)工业是江苏省能源消费最多的行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行业,2008年江苏省工业行业排放二氧化碳45841.145万吨,苏州、南京、无锡和徐州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列全省的一到四位,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9.36%。再次,论文用LMDI模型分析能源消费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人口效应和经济发展对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效应是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增多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重要手段,人口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对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根据文章得出的结论,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