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材具有强度高、材质均匀、塑性韧性好、质量轻、制造方便等优良性能,一直是建筑结构的重要材料。随着这些年来我国年钢产量的迅速增长和建设部大力推广钢结构在多、高层民用建筑中应用的政策发布之后,钢结构这种建筑结构形式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随之增长迅速。交错桁架结构体系是在钢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民用建筑。交错桁架结构体系是由平面桁架、柱、连梁、楼板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传统的交错桁架结构柱距较大,这样有利有弊,在得到比较大的房屋面积的情况下也减小了结构的纵向抗侧刚度。传统交错桁架结构的纵向抗侧刚度比横向抗侧刚度小很多,这大大减小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若要提高侧向刚度需要增大梁和柱的截面,但会使得用钢量大大增加,在结构纵向布置柱间支撑是更经济合理的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为了提高结构的纵向刚度,在结构的纵向布置四种不同形式的柱间支撑:单斜支撑、X型支撑、V型支撑和人字型支撑。使用PKPM的PMSAP版块对这四种模型进行建模分析,选出位移最小且最经济合理的布置形式是人字形支撑。并对人字型支撑的布置数量和布置位置进行了分析,为实际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在满足结构功能要求的同时,又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2)为了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将粘滞性阻尼器运用到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中,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个模型:原结构模型、在桁架空腹节间两边斜腹杆增设粘滞性阻尼器的模型、在桁架空腹节间竖腹杆增设粘滞阻尼器的模型。对三个模型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比三个模型的位移和杆件内力得出粘滞性阻尼器可以提高钢结构交错桁架的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