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学校文化长期以来被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它是一所学校的历代领导和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组织架构、物化环境风貌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与精神形态的总和。学校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的,它主要积淀在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理念、制度和行为当中,并由此形成学校强大的凝聚力量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本文以长春外国语实验小学师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个案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探讨城市小学如何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成长需要梳理形成特色鲜明的校训;探索校训内化为学校师生共同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方法;探讨校训建设与学校教师学生成长的关系。形成了“简单、坚持、爱”的校训。通过理念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活动层面、教学层面、物质层面的逐步实施,有效改变了学校教师的理念、情感和意志、行为,逐步实现了学校师生的文化自觉,形成了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促进了学校及师生的全面发展。经过两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校训建设必须依据基础教育的本质意义和根本宗旨,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理想追求。(2)校训建设应根据学校发展的定位,充分考虑到教师发展的诉求、学生成长的需要,才能得到全方位的认同与执行。(3)校训的实施须以理念建设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行为文化、教学文化、活动文化为抓手,以物质文化为渲染,才能实现从精神到行为再到环境衬托的过程。(4)校训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成长,较好地改变了师生员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对于学生认识与行为的影响,则是比较缓慢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的变化逐渐反映到学生的变化过程之中。师生的改变遵循由认知到行为、再到情感与意志的过程。结合学校研究实际,提出建议如下:(1)校训能够深入人心是校训建设的起点(2)校训在学校工作各层面的循序有效实施是校训建设的关键(3)完成校训建设需要必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