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薄膜电畴结构的调控及氧空位输运机制分析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电薄膜因其具有优异力电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高密度电容器、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等微电子器件领域。铁电薄膜的力电性能与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对电畴结构进行可控调控则有望提高铁电薄膜的力电性能,为高性能铁电薄膜材料及其器件的设计、制备,以及性能优化提供重要指导。失配应变、外场,以及氧空位等可以对铁电薄膜微观电畴结构进行调控,其中外场调控是最简单且最易于实现的重要方式。压电响应力显微技术(PFM)通过对探针针尖施加偏置电压,可以实现在微纳米尺度对铁电薄膜微观电畴结构的可控调控。然而,探针引起的高度非均匀局域电场,不仅会诱导电畴极化翻转,同时也使得铁电薄膜中的氧空位发生电迁移,导致电畴结构与氧空位间存在复杂交互作用,使得铁电薄膜力电性能的调控和分析变得尤为复杂。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失配应变对铁电薄膜畴结构的影响,然后以典型的90°畴结构和180°畴结构为例,研究高度非均匀局域外场下的铁电薄膜电畴结构局域翻转的动力学,最后研究不同电畴结构下的氧空位输运的动力学,并分析电场调控下的电畴结构与氧空位间复杂动力学交互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1)基于建立的铁电薄膜相场模型,研究了铁电薄膜在不同的电学边界条件、不同的双轴失配应变下的电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面内双轴拉伸应变有利于面内畴的生长,从而形成面内90°电畴结构;面内双轴压缩应变有利于面外c畴的生长,利于形成面外180°电畴结构。同时,开路电学边界条件会导致薄膜表面的退极化能较高,从而使得表面部分面内极化很难完全翻转为面外极化,导致薄膜表面的极化分布较短路电压下无序度增大。(2)以两种典型的铁电材料为例,针对PFM技术模拟分析带电探针对铁电薄膜电畴结构的局域翻转动力学。结果表明:高度非均匀局域电场使得铁电薄膜内面内畴逐步翻转为面外c畴发生c畴形核,进而畴壁发生面内迁移c畴逐渐长大。(3)基于建立的耦合氧空位输运的相场模型,模拟分析了几种典型畴结构下的氧空位输运机制,并探究了外场下极化与氧空位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铁电薄膜内建电场是氧空位输运的主要驱动力,电场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氧空位的扩散通量及浓度分布;此外,带电探针不仅引起电畴形核生长,还会使得氧空位在铁电薄膜中重新分布,氧空位分布受电畴结构与外电场共同影响。
其他文献
Maxwell方程描述的是电磁波传播的现象,在工程实际和科学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电磁散射是电磁波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其在军事和工业上的重要应用,受到工程界和应用数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雷达散射截面(RCS)能够通过雷达系统测量目标的可探测性,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目的的不同增强或减少目标的RCS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实现对RCS的控制,就需要了解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腔体散射问题就是该领域中重要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制备过程中需要燃烧器产生高温烟气来烘干砂石和加热沥青。然而,沥青搅拌站燃油燃烧器工作过程中,存在燃油燃烧效果差,污染气体排放量高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沥青搅拌设备燃烧器的雾化特性和重油燃烧特性开展研究,为沥青搅拌站重油燃烧器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Y型雾化喷嘴两相流动与雾化特性
本论文引入了一类双线性双参数Littlewood-paley平方函数,通过Calder(?)n再生公式和几乎正交估计,证明了此类函数在Lebesgue空间上的有界性.
农产品干燥技术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保证产品贮存品质的关键技术。近年来,空气源热泵烘干技术以其适应性强、高效节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步应用于物料烘干领域。然而,单一烘干设备无法满足多品类农产品烘干需求;空气源热泵供热侧换热器在复杂工况下的热工性能的预测;空气源热泵性能受环境制约较强等都是现有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多烘干工况空气能蒸发器的性能实验与模拟研究、蒸发器翅片表面液膜凝结特
在机械加工中,通常由工人的主观经验判断刀具的剩余寿命并对刀具进行更换。使用这种传统的方法通常将难以把握换刀时间点,从而导致机床的停机时间增加、刀具利用率降低。准确把握刀具磨损状态、及时更换已达寿命的刀具、保证刀具的充分利用是提高刀具利用率及生产效率的关键。因此,刀具状态监测(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TCM)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自动化地监测刀具磨损状态。提醒工作人员换
湘潭纸影文化作为中国影戏文化的代表,具有南方影戏文化的典型特征,是中国影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湘潭纸影文化的传播缺乏有效途径,用户参与度不高。立体书相较于传统书籍,除了作为书籍应有的特点外,还具有三维空间和立体结构的特征,可使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具有操作性的结构与之产生互动,从而吸引用户目光、激发阅读兴趣,使书籍内容更能根深蒂固于脑海之中。将湘潭纸影文化与立体书相结合,既能保留立体书的
三螺旋的发现丰富了人们对核酸结构的认识,并且拓宽了人们对细胞活动的认知。RNA三螺旋是Hoogsteen碱基对链(第三链)通过氢键与Watson-Crick碱基对模板双链结合,而不会破坏预先形成的模板双链。三螺旋生成于细胞内并参与指导多种生物学活动,与配体和离子结合在调节核糖体基因表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所具备的潜在应用价值也在生物领域、化学领域和医学领域体现了出来。然而三螺旋在生理条件下的稳
生物镁合金具有与人体相匹配的弹性模量和可吸收的特性,是植入物的理想材料。但是因为生物镁合金腐蚀太快的缘故,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医疗领域的推广和使用。本文采取离子注入和离子镀膜两种表面处理方式,在WE43合金表面上分别制备纳米级的注入层和微米级的沉积层,系统地探究了不同注入剂量和沉积时间对WE43合金表面形貌与结构、耐腐蚀性和硬度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WE43合金表面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
胺基溶剂再生过程中的高能耗是燃烧后二氧化碳(CO2)捕获技术工业应用中的一个关键挑战。在本研究中,先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有机液胺捕获剂(3-(二乙氨基)丙胺(DEAPA)),再在此基础上添加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固体酸催化剂(SAPO-34,MCM-41和SO42-/TiO2),以进一步降低该体系的解吸能耗。本文先探讨了NMR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pH+NMR联合分析技术和模型预测三种方法在胺溶剂体系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微观尺度下的压入实验已经逐渐成为研究其力学性能的标准试验,并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工程、微电子器件、金属陶瓷测试、半导体研发、生物工程和医学材料等领域。对比传统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微压入实验具有操作简单、制样简单、测试内容丰富、微损伤等显著特点,已被广泛用于测试材料的硬度、模量、应力-应变曲线、断裂韧性以及蠕变松弛等特性。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所生产的纳米压痕仪特点以及所应用的纳米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