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进行,微课教学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活跃在教育的舞台上。微课以小型视频为载体,最显著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精悍且教学环节完整,最突出的优势是可以让学习者随时随地无限次地借助现代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深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喜爱。目前,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较少,高中生物微课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本论文以高中生物相关内容为例,设计不同类型微课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探讨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为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目前的生物教学现状与师生对微课的了解程度。结果表明,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生物课堂不感兴趣、对课堂的参与度较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欠佳等,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认识不足,利用度不高。针对此问题,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基因的本质与表达”的内容为例,设计并制作了四种类型的微课,分别是知识讲授类、实验探究类、习题讲解类与复习巩固类,并将这四种微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试图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办法。在微课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分析学习效果,以及对微课应用情况的访谈来说明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探究类微课能让学生更具体的感知实验过程,从而更容易总结出实验结论;知识讲授类微课通过构建DNA的三维结构,使得学生对DNA的分子结构了解的更加透彻;习题讲解类微课通过学生反复观看,使得学生在解答DNA分子相关的计算习题时准确率有所提高;复习巩固类微课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基因的转录与翻译这两个过程在多方面的区别。由此可见,将微课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具体的理解抽象的知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并且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研究从微课与生物教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索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丰富生物教学资源,促进微课与生物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