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语具有非常发达的象征词系统,其中拟声词尤为发达。本文主要抓住朝鲜语中最为生动、形象、丰富的拟声词的特点,着重从语音形态论、词义论和文章论的角度进行了考察。朝鲜语的拟声词与其他语言中的同类词相比更加生动,活用性强,词汇量也更加丰富。据统计朝鲜语里汉字词占有70%多的比重,但在拟声词的系统里不仅没有汉字词,而且以其纯粹的固有朝鲜语发音维持着美妙的元音协调体系。拟声词通过元音和辅音的有序交替,在维持固有词义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多种形式,以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这一特点对朝鲜语语音体系的研究,以及更好地普及拟声词具有重大意义。从已往的研究情况看,很多研究不能从拟声语的整体去考察,仅限于拟声拟态语的下位区分和元音和辅音的交替而产生的语感对比。本论文是从语音形态论、词义论和文章论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寻找基本的规律。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主要考察了拟声词的语音形态论的特性;第三章主要考察了词义论的特性;第四章主要考察了文章论的特性。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从《韩日象征词的比较研究》论文中选择了2 219个拟声词,例文主要从现行的中小学朝鲜语文教材中摘出。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举例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其研究结论如下:1.从语音论的特性看,首先拟声词的音节分布顺序为,2音节>4音节>3音节>6音节>1音节>5音节。考察表明在朝鲜语的拟声词中二音节词占最大比重。其次从头音别音素分布考察情况看,破裂音占最大比重,破口音中“t,t’,t‘”头音音素比重最大。在全部考察的拟声词中摩察音拟声词占的比重最小,其次是共鸣音。在共鸣音中“n,m”所占比重最小。头音别音素分布中元音和辅音的比率是14:86。这个比率和朝鲜语词汇中头音别音素比例相一致。辅音的出现率中障碍音的出现频率(94.3%)远远高于共鸣音的出现频率(56.48%)。拟声词的末音主要有“g,(?),l”,其中“g”占绝大多数。从中可以看出,朝鲜语的拟声词语音多由暂停、急变的音素来组成。(1)从形态论的特性来看,拟声词的出现形式有反复形式、延长形式、缩短形式,其变化多种多样。在文中按其类型提出了目录。(2)从词性转移的特性来看,文中考察了两种形式:拟声词+名词派生枝,变成名词;拟声词+用言派生枝,变成动词或形容词。2.从词义论的特性方面,主要考察了有关语音象征现象意义的特性和形态素的重叠现象。经过研究发现,拟声词主要由语干中的元音、辅音的内在变化形成意义相对的词汇。拟声词不受元音相对规律和辅音加势规律的限制,也不因这些规律改变词的意义。这些规律只是表示同一个拟声词更加“变大、变粗、变多、变强、变沉”或更加“变小、变短、变少、变弱、变轻”。这些变化只表示相对的差异,在原拟声词意义不变的情况下,表示感情上的语感的变化和意义上的色彩的变化。另外,在拟声词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同音叠词以同音重叠语气表示反复、连续、继续的意思。3.从文章论的特性分三个部分进行了考察。首先,从文章论结合的特性发现拟声词在文章中,主要和动词、形容词、名词和助词相结合。其次,从文章功能的特性看,拟声词在文章中,主要充当状语、定语、谓语和独立成分。最后从拟声词的呼应关系看,拟声词和名词和动词有着紧密的呼应关系。有的拟声词附着于名词、动词,有的名词、动词附着于拟声词。本文力图全面考察拟声词的特性,找出其规律性,希望本文的研究与考察对于拟声词的研究以至象声词的研究,有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