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生物质共气化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化石能源是世界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其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人类对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及不合理利用,大部分化石能源在本世纪内将被开采殆尽,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合理利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关键。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分布广泛、可再生性强、低污染和总量丰富等优点。目前,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中的生物质气化技术因具有利用效率高,用途广泛的优点而成为研究的重点。生物质气化制取中高热值合成气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热化学转化工艺之一。通过生物质气化技术,实现生物质的清洁能源转化,充分利用低品位能源,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典型农业秸秆及生物质废弃物——玉米秸秆、大豆秸秆、花生壳和重庆地区劣质贫煤作为实验对象,考察了煤与生物质的混合样品在二氧化碳气氛下的气化失重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固定床内的玉米秸秆与煤共气化实验的产气组分、产气热值及气化残余焦的表面形貌。研究发现,煤与生物质共气化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且不同秸秆与贫煤共气化产生的协同作用大小不等,大豆秸秆与煤的产生的协同效应最强,花生壳次之,玉米秸秆最弱。在固定床内低比例的玉米秸秆可促进煤的气化过程,两种气氛下(氧气-氮气-水蒸气气氛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气氛)适当秸秆的加入促进了产气组分,升高温度会促进H2与CO的生成,掺混秸秆可增加气化焦内微孔数量。采用CO2作气化剂可明显提高可燃气体组分及热值。
其他文献
传统化石燃料依旧是构成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碳烟(soot)则是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颗粒污染物。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结合烟气再循环的富氧燃烧技术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此结合富氧燃烧技术深入研究碳烟生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对合理组织燃烧方式和控制燃烧过程中碳烟颗粒的生成及排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乙烯为燃料,基于详细的碳烟生成模型分别模拟研究了对冲和伴流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食品包装中VOCs的残留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当前,一些印刷企业求数量赶时间而不重质量,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油墨和塑料薄膜,一些食品包装中VOCs残留量还很高时就
碘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轻度缺乏时可导致甲状腺肿大,严重时可导致免疫力下降。碘缺乏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缺碘地区人类食物中的碘含量对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无机形式存在的碘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食物中的碘浓度太高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只有当无机形式的碘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碘时,才具有普遍的食用价值。本实验利用
共扼亚油酸(CLA)有很好的抗癌、减肥、抗动脉硬化等生理活性,在乳制品中尤其是硬质干酪中含量较多。高CLA硬质干酪作为一种低脂、高蛋白且保质期较长的健康食品,具有较强的市场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花生糖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民喜爱,是人民过节必备、馈赠亲友之佳品。随着市场的发展,生产花生糖的厂家越来越多,几乎每个生产糖果的厂家都会开发关于花生糖新的产品,以
空气污染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空气中悬浮的可吸入颗粒物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相关领域的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求高效节能的降尘及空气净化技术。采用荷电细水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