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现场实测,组合使用随机减量技术(RDT)、自相关随机减量技术(自相关RDT)、巴特沃思带通滤波器、HHT技术研究了上海金茂大厦的模态参数识别问题,具体内容为: 1.使用HHT+RDT+Fourier带通滤波器方法对7-9级风力作用下上海金茂大厦的加速度响应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识别出上海金茂大厦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第一、二阶自振频率及相应的阻尼比。识别结果表明,HHT+RDT+Fourier带通滤波器方法可有效地识别出超高层建筑的固有频率,但随着模态阶数的增大识别出的阻尼比标准差呈现增大的趋势。 2.为缓解模态混叠问题,本文提出在HHT模态参数识别中引入巴特沃思带通滤波器,即形成HHT+RDT+巴特沃思带通滤波器方法。使用7-9级风力作用下上海金茂大厦的加速度响应现场实测数据验证表明:相对于HHT+RDT+Fourier带通滤波器方法,对固有频率的识别精度几乎保持不变;但对模态阻尼比的识别精度有提高。 3.基于传统的RDT来提取实测结构动力响应中的自由衰减曲线,往往会导致较多参数的选取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相关函数的方法来提取自由衰减曲线,即形成HHTI+自相关RDT+巴特沃思带通滤波器方法。对上海金茂大厦模态参数的识别表明:相对于HHT+RDT+巴特沃思带通滤波器方法,对固有频率的识别精度几乎保持不变;但进一步提高了模态阻尼比的识别精度。
其他文献
历次震害调查分析发现,许多现浇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破坏时呈现与我国抗震设计准则恰好相反的“强梁弱柱”的破坏形态;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将各级框架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通过9个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试件(其中有7个为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讨了钢纤维体积率、轴压比、钢纤维掺加范围等试验参数对钢纤维高强混
内置圆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是指采用圆钢管焊接成钢桁架,以钢桁架弦杆代替纵筋,腹杆代替箍筋,布置预应力筋并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由混凝土、内置钢桁架及预应力筋组合而成
伴随着核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核废料,如何安全处置这些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料己成为核工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在核废料中,由于高放射核废料(简称高放废料)的
学位
大型公共建筑由于结构体量大,施工周期一般较长,结构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施工期间结构温度应力问题十分突出,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收缩、徐变等长期效应又是密不可
空腹网壳结构是由空腹网架结构发展而来的新型曲面形空间网格结构。国内外均有工程实例,国外在日本有上野县训练馆,为木材制作的空腹网壳(屋面材料为膜材)。国内有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