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竖向桁架-铰接框架的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b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在近些年来已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构建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也得不到提升,依旧限制着建筑工业化的全面发展。目前使用的传统框架结构需要考虑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的组合效应,受力复杂,不利于实现构件的标准化与模块化,也不利于构件自重的减轻与现场安装工作。因此为适应建筑业发展需求,本文采用新型分离式承载体系即高延性竖向桁架—铰接框架体系。该结构通过底部带BRB的摇摆桁架承担水平荷载并控制结构的变形模式,铰接框架承担重力荷载。采用这种结构体系可使梁柱受力条件统一,便于构件标准化模块化制作;竖向桁架拥有优越的性能,结构损伤集中于屈曲约束支撑中,便于震后快速更换,恢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本文针对该结构体系进行了性能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反应谱的设计方法,通过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验证设计成果,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高延性竖向桁架-铰接框架结构体系的组成和工作模式,根据实际背景工程,运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且层间位移较为均匀,高延性竖向桁架的加入控制了框架结构的变形模式,避免了出现集中塑性损伤的情况。且BRB的加入使结构在小震下提供侧向刚度,在大震下能通过其良好的滞回性能耗散能力。BRB屈服后,摇摆桁架的内力还具有可观的增量,研究了该结构体系屈服后的内力响应,提出了地震动强度叠加法。结合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基于弹性反应谱的设计方法,将结构分成ESCS和PHCS后分别进行谱分析再叠加,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包络住大部分地震波所产生的轴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2)针对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对原型结构进行了缩尺设计,根据试验需求确定了基本参数,推导出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相似比,计算出所需人工附加质量。对试验模型结构进行了构件选型及布置,并对关键节点及BRB进行了重点设计。选取3条符合要求的地震波,确定加载顺序及工况。对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应变片进行了合理布置。(3)根据振动台试验,对高延性竖向桁架-铰接框架结构体系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构在试验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损坏现象,可认为上部摇摆桁架保持弹性,也证明了本文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安全可靠的。通过白噪声扫描,发现结构在小震下频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中震后频率下降,阻尼比上升,表明BRB开始滞回耗能,保护主体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随PGA增大而减小,随楼层增加而增大。水平位移最大值随PGA增大而增大,随楼层增加而增大,层间位移角也满足相关限值要求。结构内力也随PGA增大而增大,但BRB屈服后速率明显放缓。(4)采用SAP2000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将实际振动台输出地震波作为荷载输入,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限元模型所得出的水平位移最大值、内力响应最大值,BRB轴力最大值与试验结果趋势大体一致,数值上有所误差。误差原因可能在于环境噪声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线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其便捷性和灵活性,满足了信息化时代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时空分离的学习模式,教师不能面对面给予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难以在视频观看期间保持长时间的专注等问题成为线上教育发展的阻碍。实时识别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干预是保证在线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将可穿戴技术测得的生理信息与学习活动数据结合,分析和推断个人学习状态,通过即时的个性化反馈可提高在线
胰腺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器官,具有外、内分泌功能。外分泌腺负责分泌胰液,用于消化糖、脂肪和蛋白质;内分泌腺由胰岛组成,通过分泌胰岛素等多种激素来调节血糖水平。在过去10年中,随着中国居民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老龄人口的增长,胰腺癌导致的死亡在癌症相关死亡病例中的占比增加了9%,发病率逐年升高。胰腺癌已成为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进展快,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8%
师范专业的发展不仅为教育事业提供师资数量的保障,而且关乎着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而课堂教学作为师范专业培养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关乎着师范专业发展的质量。2018年1月30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首次在政策层面提出了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明确提出“突出学生中心”的原则。为体现学生中心原则,许多高校都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力图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提高教学质量,但学生自主
学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是室内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视觉惯性数据融合的组合导航定位与语义重建技术是当前智能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满足当前移动机器人定位和对环境的感知等需求,针对惯性导航系统定位误差会随着时间漂移、视觉导航系统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传统的点云三维重建缺乏对场景的理解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关于视觉惯性数据紧组合定位和语义重建技术研究,旨在解决室内智能移动机器人定位和三维点云重
室内智能机器人具备在室内未知复杂场景中感知周围环境并进行自主导航定位的能力,其核心技术是对机器人进行实时准确的状态估计。视觉惯性里程计仅通过融合相机和IMU的传感信息就能够实现室内导航定位的需求被广泛研究。针对室内结构化环境中存在大面积弱纹理区域、简单重复纹理区域、长走廊光照变化等因素,仅基于视觉点特征或者视觉点特征融合惯导的传统方案容易因点特征提取跟踪失败导致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本文引入室内环境
Ga N器件具有工作频率高、输出功率大、开关损耗小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因此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之配套的Ga N驱动芯片已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Ga N驱动芯片中的自举二极管在高频应用中极易发生反向恢复失效并致使整个芯片损坏,所以优化自举二极管反向恢复鲁棒性对于提升Ga N驱动芯片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元胞自举二极管,对其反向恢复鲁棒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反向恢复期间,靠近终端
学位
生活垃圾分类之后,餐厨垃圾单独分类出来了,成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厌氧产沼发电或提纯后并入天然气管网是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厌氧沼渣利用是实现餐厨资源全量化利用的瓶颈。餐厨厌氧沼渣有机质含量高,但含盐量也高,沼渣与农林有机废弃物混合堆肥是可供选择的技术路径,本文系统开展了餐厨厌氧沼渣与绿化垃圾混合好氧堆肥的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实验分析了餐厨垃圾厌氧沼渣和绿化垃圾的成分,结果表
每年洪涝灾害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损失,缺少合理规划的村镇建筑群相互遮掩效应加剧了洪灾损失,对村镇建筑群优化空间布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和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洪水冲击荷载数值计算模型,研究洪水冲击对村镇建筑的影响以及不同布置方式下村镇建筑的遮掩效应,根据洪水袭击集中型村镇和沿岸型村镇的特点,将遮掩效应应用于村落建筑群优化布置的研究中,通过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以尽可能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