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厂生物污泥特性分析及发酵转化产菌体蛋白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若对它合理利用,是一类优质的二次资源,因此开展污泥的资源化合理利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本课题原料污泥取自广东肇庆星湖核苷酸厂,是发酵残留污水经处理后的剩余污泥成分比较复杂,具有较大的可利用空间。在对核苷酸厂提供的生物污泥的成分特性进行检测分析后,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选择生存条件较低的菌种,进行固态发酵产菌体蛋白的研究,提高污泥的蛋白含量及营养价值,变废为宝。首先以核苷酸厂污水处理生物污泥为研究对象,对污泥各种理化性质指标、营养成分以及部分有害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生物污泥呈弱碱性(pH7.34),含水量达82%;污泥中有机质、氮、磷和钾等营养成分丰富:有机质含量为601.68g/kg DW,总氮的含量为50.35g/kg DW,总磷的含量为11.71g/kg DW,总钾的含量44.4g/kg DW,总糖含量27.79%,蛋白质含量14%,挥发性脂肪酸962.52mg/L。Cu、Cd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标准限值;Pb高于园林绿化酸性土壤的施用限值却低于土地改良用泥质碱性土壤的施用限值;Zn、Cr、Ni高于多种施用标准限值。形态分布表明:Cu、Zn、Pb、Ni和Cr主要分布在稳定态,Cd分布在不稳定性态,但其总量低于相关标准限值,影响不大。该污泥具有资源化开发利用前景。在生物污泥的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生物污泥固态发酵的可行性以及培养基组成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的最佳培养方案为:黑曲霉为接入菌种,以污泥麸皮配比3:2的混合物为发酵底物,(NH4)2SO43%,K2HPO40.5%。进一步研究了发酵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对生物污泥固态发酵产菌体蛋白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用对菌体蛋白产量的显著影响的接种量,初始含水量,以及中期补水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通过RSM分析得出了优化工艺:接种量为3.0ml,初始含水量为54.45%,中期补水量为6.75%,培养温度30℃,发酵5d。发酵底物中的菌体蛋白含量从发酵前的20.66g/100g干曲提高到发酵后的32.86g/100g干曲。
其他文献
本文在新常态背景下,结合人才管理工作现状和"国土资源云"技术特点,对国土资源人才数据库信息系统架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一库四功能一辅助"的总体建设架构,部省两级人才中心的
该文通过对建筑设计教学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不足,并阐明用建筑策划引导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完善建筑设计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持续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改革,这场改革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释放和激发市场、社会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实现
明代李东阳在其《麓堂诗话》中提出了他的格调思想 ,这对后来复古派格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1.以乐衡诗的基本思路和论诗方法 ;2 .识辩“时代格调”的学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汉族71例,维族94例。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城镇居民占79.
目的:基于胜任力构建适合中医院护士岗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医院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组织中医护理层级教育、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
以碱炼脱酸玉米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度长时间脱色,然后在不过滤白土情况下,脱色油直接冷却至脱蜡温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
为了解郫县豆瓣在后熟过程中的感官、理化性质及营养品质变化,研究了处于5个不同后熟期郫县豆瓣的感官、理化性质及Ca、Mg、Cu、Mn、Zn、Fe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
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TiO2材料,具有比TiO2纳米管颗粒更大的比表面积,同时由于其与基底直接相连,结合非常的牢固,并且不易脱落,不易团聚,使其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