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三书的文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向在文学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悠远影响的人物。但是一些历史著作中,写到刘向,仅是言语寥寥,与刘向在文史学上的地位贡献大相径庭,尤其是《新序》、《说苑》、《列女传》三书,本是具有跨时代的影响,是我们时代不可或缺的著作,可是后人对它的解读研究微不足道。因此,本文以三书为研究底本,从文学的视角,对三书的文学性进行研究,进行比较,给刘向三书一定的文学评价和文学地位。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三书”的创作及刘向的文学个性关系。分析了刘向的生平事迹,证明三书为刘向著作。分析了刘向个性的成因与独特性。第二章阐述了“三书”的文学形态的特点。三书呈现出结构美与主题思想的贯穿性,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第三章叙述了“三书”的叙事艺术的特征。表现了手法的独创性,有虚构、有叙议结合,同时每部书有每部书的特点。在《新序》中,重点论述叙事人物,在《说苑》中,突出强调叙事视角,在《列女传》中,阐述明晰的叙事呈现,文学风尚表现的淋漓尽致。第四章论述了“三书”的文学影响。刘向三书在前进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应该客观公平的评价它,在正视它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和探索,与此同时,不能因为三书的史学价值,埋没他的文学价值,忽略它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
其他文献
在连续8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系统2008—2009年连续两个生长季期间不同耕作措施(结合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水分利用率的
20世纪50年代,台湾现代乡愁诗在政治格局的巨大震动中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乡愁诗不同于古代乡愁诗歌中戍守边塞的艰苦,也不同于日本占领时期所表现出的强烈民族意识,它所展现的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创作发轫期在五四运动及1920年代,这个阶段的创作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冰心和其他的作家一样,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中
潜台词是普遍存在于日常口语和戏剧舞台上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特别是在戏剧中。通常,存在于精炼的戏剧对话中的潜台词,在刻画人物复杂多变的感情世界时其语言的负担是很重的,往
学位
学位
本文采用共时与历时、动态与静态、描写与解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三国时期汉译佛经在外来词使用上的特点。   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了三国时
学位
摘 要:保证肉类产品的质量,是整个肉类产业链的一个重要任务。保证肉品质量对于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来说是应尽的义务,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应得的利益。过去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危机,质疑的不仅仅是产品内在和外在品质的保障途经,还包括产业链中产品或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从动物育种到产品加工、零售到消费及消费者在各方面的产品品质要求上都表达了新的期望。当今,市场营销在产业链保障产品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