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童言的童趣效果再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比较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及接受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比《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探讨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无忌童言流露出的童真童稚从而取得童趣效果。 儿童文学,即专为儿童这一特殊读者群体而创作的文学作品。一部广受儿童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情节必定童趣盎然,语言表达憨态可掬。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便是这样一部小说,因而深受小读者的喜爱。 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样一部以表现童稚童真童趣见长的作品,翻译难点之一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百无禁忌的童言在机缘巧合下浑然天成的趣味效果,使目标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享受。为此,本论文首先确定本研究的切入点,即从童言入手,通过对比《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同时辅之以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及接受理论,以期找出传达同等童趣效果的方式方法。 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为前言,主要讨论论文的研究目的及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接受理论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再现童言童趣效果的三大困难:中西方不同的童言童趣表现方式、语言障碍、文化障碍。 第四章为论文重点内容。作者在对马克·吐温表达童言童趣的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翻译策略、文化、语体、词汇、修辞手法等角度对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然后就将来的童言翻译问题提出建议。 第五章为结语,主要对两个中译本的比较情况及论文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本论文的一些局限性,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对于高分子锂电池,也许有人闻所未闻,那么什么是高分子锂电池呢?rn目前,市场上的充电电池主要是镍氢(Ni-MH)与锂离子(Li-ion)两种,至于高分子锂(Li-polymer)电池,因为它拥有
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化学聚合制得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膜修饰电极,再通过Nafion共固定磷钼酸和石墨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无酶电化学H_2O_2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本文拟用顺应论中语境顺应性来分析影视作品《甄嬛传》中非真实性言语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及非真实言语对语境因素的顺应,从而找出非真实言语这一语用策略的语用功能。  语言是
本文是对电影字幕翻译领域研究的一次新的探索。目前国内对于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大都是从字幕翻译的技术层面出发或是用各种学派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在翻译研究逐步进入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