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填方路基相比于一般路基而言,具有填筑高度大,普通压实手段压实效果差的特点,而强夯法作为高填方的主要压实手段,在山区高填方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山区高填方路基填筑材料通常为其他路段所产生的弃方土石料,粒径变化大,巨粒含量高,因此采用强夯法处理土石混合料填筑的高填方路基时的施工参数和加固效果应专门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强夯法施工时对已有建(构)筑物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强夯施工对于涵洞结构安全的影响在以往规范和研究中往往都是被忽略的问题。本文针对强夯法加固高填方的施工及强夯施工荷载对涵洞结构物的影响两个方面的问题,在总结以往强夯加固理论通过引入参数完善理论公式以及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强夯施工的仿真模拟和力学分析,提出了不同工况下的建议施工控制参数,并研究分析了强夯荷载对涵洞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实体工程提出了强夯施工时的安全距离,为实际工程中强夯施工场地里已存在的涵洞结构物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分析了强夯加固原理和强夯振动影响原理以及高填方涵洞受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强夯加固效果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有效加固深度、水平加固范围、夯后土体压实度以及土体质点振动规律等重要指标的计算公式。2、通过土石混合料的大三轴试验,研究了土石混合料在剪切强度方面受土石比和围压等因素影响规律。并得到了土石混合料的剪切强度参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3、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规范建议和试验得到的参数建立夯锤-路基模型。分析路基内部动应力响应与位移分布,并通过分析其力学规律提出建议施工控制参数。以2000kN?m的强夯施工为例,其有效加固深度为4.7m,有效加固水平范围为4.6m,有效夯击次数为7-8次。路基压实度为94%时,对应的土体内部竖向塑性应变的界限值为29.1%。4、利用有限元分析的原理,建立了夯锤-路基-涵洞模型。分析了在5m、10m、20m埋深下距夯锤水平距离为5m、10m、15m等情况下涵洞的应力和振动状态受强夯施工荷载影响的规律,并根据规范要求从应力和振动速度两个方面验算了涵洞的安全性。最后结论表明:强夯施工时应该考虑对涵洞结构安全的影响。以振动速度的标准,涵洞埋深分别为5m、10m和20m时对应的安全距离分别为9.1m、5.5m和4.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