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纳米石墨烯片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机敏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lsy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基智能复合材料将为混凝土结构的智能化提供重要支撑。石墨烯及其智能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关于石墨烯在水泥基智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还很少见。而且,现有的水泥基智能复合材料延性较差,使其对拉伸应变的自感知范围远小于压应变的感知范围。因此,本文将最新的碳基纳米材料—纳米石墨烯片(GnPs)引入到水泥砂浆和高延性应变硬化水泥基智能复合材料(SHCC)中,比较这两类水泥基智能复合材料机敏性的差异,以此为结构健康监测提供新的水泥基智能复合材料。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利于GnPs在水中的均匀分散,确定了分散剂使用方法和超声振动分散工艺,由此制定了GnPs-水泥砂浆的配制工艺,使GnPs在水泥砂浆中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GnPs的分散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水泥砂浆的增强作用。2、GnPs-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总体上随GnPs掺量增加而降低,但掺M5型号的GnPs使得GnPs-水泥砂浆抗压强度都比素水泥砂浆抗压强度高,呈现较好的增强效果。在改善导电性的效果上,掺M5型号的GnPs要比同样掺量的M25型号的GnPs效果更好,渗流阈值为GnPs体积掺量为1.0%左右。GnPs-水泥砂浆压敏灵敏度随掺量增加呈现开始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且灵敏度均在22以下。3、GnPs-SHCC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力学性能,GnPs的掺入提高了SHCC的极限拉伸强度和极限拉伸应变。GnPs-SHCC在循环拉伸时电阻变化率对拉伸应变有较高的敏感性,通过电阻变化率基线的下降可以感知SHCC在拉伸时产生的损伤。在循环压缩时,灵敏度远高于GnPs-水泥砂浆。随着GnPs掺量的增加,电阻率变化曲线的重复性有所提高,故GnPs-SHCC比GnPs-水泥砂浆具有更好的压敏性。4、在受压全过程中GnPs-SHCC的电阻都随应变增加而减小,说明GnPs-SHCC具有很宽的应变感知范围,即在0.25%左右,但GnPs-SHCC的灵敏度随应变水平增加有所降低。
其他文献
结构优化设计在工程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优化方法作为优化设计的手段,在工程技术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技术科学。本文首先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针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群体智能中一个新的分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Kennedy博士和Eberhart博士首先提出了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群体的智能行为的计算模型——PSO算法,并把它创造性地应用于科研和工程中,成功的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此,它的实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PSO算法是一种随机化搜索方法,主要特点是其群体搜索策略和群体中个体的信息交换,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通用性强
人们对于使用动态子结构方法解决柔性体碰撞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泊松效应在柔性体碰撞的影响研究还很不充分。泊松比是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
自体肋软骨是再造耳廓支架的首选材料,耳廓支架是一个多层面的三维立体结构,需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以维持其稳固性。因此,肋软骨作为支架材料用于耳廓再造,其力学性能对维持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需求愈发高涨,在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在更多的要求建筑的美观与新颖性。传统的球面、柱面网壳因覆盖空间广、矢高大等特
智能结构是一种仿生结构体系,它集主结构、传感器、驱动器于一体,具有结构健康自诊断、自监控、环境自适应以及损伤自愈合自修复的生命特征及智能功能。智能结构的诞生是信息学
近年来,无网格法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计算力学界的广泛重视。不同于有限元法,无网格法的近似函数是建立在一系列离散的点上,不需要借助网格,克服了有限元法对网格的依赖性。所以
与传统的三相电机系统相比,多相电机系统具有转矩脉动小、可靠性高和更适合于大功率传动系统等优点,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大功率、高可靠性要求的航空、航天、舰船和电动汽车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