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泊松效应的柔性杆碰撞问题动态子结构法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于使用动态子结构方法解决柔性体碰撞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泊松效应在柔性体碰撞的影响研究还很不充分。泊松比是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在很多力学问题中,泊松效应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子结构法对柔性体的撞击问题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泊松效应的影响以及在该影响下瞬态波的传播等动力学问题。本文以刚块撞击悬臂柔性杆为例,首先建立力学模型,使用子结构方法对结构进行离散,然后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导出一维应力下考虑泊松效应的动力学方程,再转化为模态坐标下的动力学方程,减少了方程的自由度。接着讨论了柔性体的离散方法对于数值分析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了柔性体合理离散的一些规律。通过对比发现,当考虑泊松效应影响时,撞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出现振荡以及峰值滞后,相应的速度波、应力波也出现类似现象,并且,泊松效应的影响越大,这类现象就越明显。泊松效应的影响与柔性杆横截面大小、杆长度有关,当杆横截面增大或者杆缩短时,泊松效应的影响随之增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动态子结构方法在考虑泊松效应时,可以计算杆碰撞瞬态问题,并且能够仿真在碰撞期间的柔性杆瞬态波的传播。
其他文献
发电机和起动机是汽车电器的两个关键设备。近年来,随着用于提高乘客舒适、方便和安全的设备广泛应用,汽车电负载快速增长。目前还被广泛使用的14伏爪极同步发电机输出的功率和效率(约50%)比较低,难以满足未来汽车对高效、高输出功率发电系统的需求;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起动机在机械换向方面也存在诸多技术瓶颈。若采用42伏电气系统,其输出功率和效率会大幅提高;采用异步电机作为起动/发电系统还具有其他突出优点,如
高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要面对隔振的问题,隔振性能的优劣决定着仪器性能的发挥。所以,能够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隔振系统是人们不断追求的,尤其是在航天这类精密
直流无刷电动机调速系统具有时变、非线性、强耦合等特征。传统的控制策略虽然算法简单、快速性好、控制精度高,但在被控对象数学模型不确定或为非线性时,通常较难满足系统要求的静、动态性能指标。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方法,具有无需依赖控制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和能够抑制时变、参数扰动等因素对系统影响的特性,因此将人工智能控制方法与传统控制策略相结合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本文着重研究了直流无刷电动机智能控制,对转矩脉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一是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一是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以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而面向“全体学生”的难点是正确对待“学困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转化;“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本文对用于空间设备冷却的冷凝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其中,实验在机械泵驱动CO2两相流体冷却系统测试平台上完成,模拟计算则利用SIND~FLUINT完成。为了考察冷凝器的散热
受向前方向性效应或滑冲效应的影响,在近断层附近会产生脉冲型地震动。相较普通远场地震动,脉冲型地震动已经被证明会对工程结构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大量的学者就脉冲型地震
建筑结构加固研究与实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且在许多混凝土工程的加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增大截面法、粘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喷射混
梯度非均匀材料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生产技术及工作环境的因素,材料内部常产生大量裂纹并导致结构的失效,因此非均匀材料的断裂也就成为研究和设计
结构优化设计在工程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优化方法作为优化设计的手段,在工程技术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技术科学。本文首先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针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群体智能中一个新的分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Kennedy博士和Eberhart博士首先提出了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群体的智能行为的计算模型——PSO算法,并把它创造性地应用于科研和工程中,成功的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此,它的实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PSO算法是一种随机化搜索方法,主要特点是其群体搜索策略和群体中个体的信息交换,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通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