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发婴幼儿患者冬日呼吸道疾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原体,也对成人慢性肺源性疾病和哮喘急性发作具有一定作用[6]。腺病毒(Adenovirus, ADV)虽无包膜,又为双链DNA病毒,但是能引起扁桃体炎、肺炎、胃肠炎、肝炎、结膜炎等疾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病原体[33-40]。研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腺病毒通过在呼吸道上皮黏膜复制,从而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增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加,造成气道狭窄。本实验通过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在鼻息肉组织和正常鼻粘膜组合中的阳性表达情况,从而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鼻息肉标本40例,来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住院鼻息肉患者手术标本。所有患者三个月内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物。所有鼻息肉组织均已经病理确认。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43岁。另取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时正常中鼻甲黏膜做对照。各例患者均无过敏性鼻炎及其他疾病史。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分别检测鼻息肉患者组织和鼻中隔偏曲患者正常鼻粘膜组织中RSV、ADV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RSV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呈棕黄色和深棕黄色。20例正常鼻粘膜组7例为阳性(+),其中6例为弱阳性(+),1例为中度阳性(++),阳性表达率为35%。40例鼻息肉组27例阳性,其中10例为弱阳性(+),10例为中度阳性(++),7例为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7.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表达细于胞浆和细胞核中,呈棕黄色和深棕黄色。20例正常鼻粘膜组7例为阳性(+),其中4例为弱阳性(+),2例为中度阳性(++),1例为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35%。40例鼻息肉组30例阳性,其中9例为弱阳性(+),11例为中度阳性(++),10例为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在鼻息肉黏膜上皮组织和腺体上皮组织具有高表达,表明RSV、ADV参与了鼻息肉组织发病过程,与上皮组织的水肿及腺体的过度分泌有关。从而为鼻息肉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用药指导,为预防鼻息肉的复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但是本实验对两种病毒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