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治理生态效应优化模式探索——以济南市玉绣河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经济发达国家对城市河流的整治,已经摒弃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所形成的"唯效率主义"河流管理观念,而是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注重河流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已进入"生态水利"或"环境水利"的高层次管理,.该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对城市河流整治的成功经验,以生态城市和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针对济南市玉绣河水环境治理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初步探索了济南市玉绣河水环境治理的生态模式.研究过程中,对玉绣河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对玉绣河造成水质污染的点源性污染源和非点源性污染源以及其他污染成因.在参考了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对玉绣河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后,发现在以工程措施为主导的治理方案的指导下,尚无法实现玉绣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会造成后续管理工作上的困难.为此,作者力图在生态恢复学思想的指引之下,探索一条适合玉绣河水环境治理的优化方案.文中首先结合玉绣河水环境的现状,提出理想方案,即从面、线、点三个方面详细提出更适合于济南市玉绣河治理的生态措施,其中包括总体水系规划、线状河道生态设计(控制河流污染,使污水资源化措施;扩大滨水空间,加强空气环流;生态驳岸设计;河底纵断面生态设计;绿色廊道的设计)、局部生态湖泊和生态池塘的设计(浅水区水生植物的生态设计、滨水区生态恢复设计、湖岸生态恢复设计、生态池塘的生态设计等).然后对方案的生态效应进行水质和绿地两方面的样方抽样分析,据此对济南市玉绣河水环境治理优化方案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价与讨论.其中包括对玉绣河水质的改善、对两岸绿地生态效应的改善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三方面.该文对玉绣河水环境治理提出的优化方案及其研究方法,也将对其它城市的河流整治工程有所借鉴,促进对河流工程治理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建立具有健康生态系统的城市河流,对建设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的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从时间、空间、参与主体、内容层次等多个维度构建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体系既能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要求,也能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技
本研究测试了210个样点的三种C3植物样品的δ13C、表土有机质δ13C和表土磁化率。通过与现代气候指标的验证,取得了以下四点认识:研究区所采集的C3植物样品的δ13C值位于-2
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而且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可以表现在对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对企业内部各要素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的是信息技术如何通过对企业空间结构各要素产生作用,进而推动企业空间结构发生演变,并以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为研究案例,论证企业空间结构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成长与演化。本论文运用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人文地理学的相关
期刊
  本文对 烟台市海水入侵灾害进行了研究。指出,烟台市海水入侵灾害是水资源缺乏引起的,但导致该区水资源危机深层次的原因是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提出,根本防治
海面变化研究很久以来存在着两大难点:绝对海面变化研究和海面地形变化研究,这两个难点同时也是海面变化研究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海面变化研究的常规思路有两个基本特点。首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般理论基础、主要指标和内容体系及建设方法,旨在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主体框架和技术方法。在示范区的管理方面,论文中提
本文针对电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及国内外投资理论与实证相关研究薄弱的现状,并考虑到信息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逐渐加快的时代背景,以电信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对其退废、更新以
  本文是按照理论—研究—实践的路线,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实施的香港乐施会“甘肃省民勤绿洲沙漠化防治与社区生态扶贫”项目的子系统——“民勤生态扶贫WebGIS”为例撰
  本文在对地方百科全书的概念、历史演进和性质等基本理论进行认识的基础上,以《河北百科全书·地理分编》为例,结合编纂工作的实践,从基本理论、框架条目、综述和释文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