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地形相关论文
双星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开发的区域性、二维、准实时定位系统,其应用的关键是获取一定精度要求的数字高程模型。就目前而言,陆......
在近海岛礁上建立起稳定可靠的高程基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采用GNSS水准的方法进行近海岛礁高程传递,但存在方法较单一且精......
海面变化研究很久以来存在着两大难点:绝对海面变化研究和海面地形变化研究,这两个难点同时也是海面变化研究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
利用Topex/Posedion卫星的SSHA数据对黄、东海1993—2001年期间的平均海面地形的空间形态特征、变化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年内变化......
长期以来海面地形变化是海面变化研究领域里一个具有显著意义却相对冷寂的研究方向,卫星海面测高技术的发展为此方向的研究提供了......
海面地形的确定方法研究对提高双星导航定位系统海面用户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全面地综合了大地测量及海洋学两种不同领域......
重力场辅助水下导航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无源导航手段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大部分研究主要基于匹配算法......
本文描述了全球定位导航系统 (GPS)的在海面的反射信号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同时建立了利用GPS前向散射信号测量海面粗糙度和海面地......
介绍T/P卫星测高的基本原理及通过卫星测高数据确定海面地形的方法 ,列举出用T/P测高数据确定中国海域及其邻域的海面地形的应用例......
本文根据东经100°~170°,北纬0°~50°的西北太平洋海域1930~1990年的大量海洋和气象资料,以深海等压面1000,1500,2......
利用10年高精度卫星测高海面高异常网格资料,联合EGM96稳态海面地形模型,构成南海海域合成海面地形的时间序列,并计算了各个时期的......
本文根据东经100°~170°,北纬0°~50°的西北太平洋海域,1930年~1990年的大量海洋和气象资料,以深海等压面1000,1500,2000,2500和3000db为依据,按动力学原理,计算了面积约3000多万平方公里......
目前全球垂直基准问题的研究已受到各有关国家的关注。介绍了建立全球垂直基准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
根据海面地形与高程基准的定义 ,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EGM96及GPS水准数据计算了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与黄海 195 6高程基准面的重力位......
利用卫星测高技术获取的海面异常,结合卫星重力资料得到的稳态海面地形,研究了中国近海多年平均上层地转流及南海冬夏典型季风期表......
大洋环流对海洋学、大地测量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利用卫星测高确定海面地形和大洋环流的原理与方法,利用6......
简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GOCE数据特点;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阶次,联合卫星测高平均海面高模型分别......
用几何水准法、水文法、重力-卫星测高法三种不同方法求得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给出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数学模型和中国近海海面地形......
研究了日月潮汐改正对精密水准测量的影响,推导出了一种水准测量中可以采用的简单快捷的日月潮汐改正实用模型,并与其他相应模型进......
基于异常位、高程异常差以及海面地形模型 3种方法 ,分别求出了 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全球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 ,并取得了一致......
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工程应用都需要统一的高程基准。随着以GPS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以及卫星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将......
GNSS-Reflection技术是以GPS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微波信号源进行遥感探测的前沿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
期刊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近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我国的食物安全。了解和认识我国近海生态系......
首先给出了两种瞬时海面高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模拟定位,验证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应用中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这......
用IGGGRACE01S、EIGENGRACE02S和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前80阶分别计算出全球大地水准面,再与多颗测高卫星资料得到的平均海面高模......
详细描述了卫星测高数据的平滑处理、高斯低通滤波、交叉点剩余垂线偏差计算、网格化方法以及根据逆的威宁-曼尼兹公式利用1D F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