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Services的访问控制研究与设计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分布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有效解决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共享问题,采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对应用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具有松散耦合性、高度集成性和平台无关性等众多优点的Web Services技术已经成为应用系统整合和服务共享的首选方案。由于各个独立的系统形成不同的管理域,并且每个管理域都由具备自身特色的授权控制策略来保证本域的安全。在系统服务整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域间服务的共享和调用,此时就需要对Web Services实行多域的访问控制管理,解决服务资源整合、策略互异等问题。 本论文全面分析了Web Services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技术支持,对基于Web Services的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针对静态、粗粒度的传统访问控制无法解决Web Services动态分布式特性所引起的安全危机问题,以及RBAC模型在Web Services的多域应用中会引发的“职责分离冲突”和权限的“隐式提升”等安全隐患,将参与授权决策的主、客体所拥有的特性,称之为“属性”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充分分析服务访问者属性、服务属性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细粒度的基于属性机制的访问控制模型,以数学方式验证了其在策略制定方面的优越性。在给出基于属性的最小权限求解算法的同时,对控制模型中的各要素和授权策略进行形式化定义,为系统用户管理和访问权限设置提供了方便,使得授权系统能够基于服务访问者、服务属性来动态地、细粒度地进行授权,特别适用于动态的Web服务环境。 此外,在进行多域管理时,以统一的界面形式将服务接入点提供给用户,通过建立映射,将面向具体应用的操作模块与抽象的属性集合联系起来,形成跨域组织管理方式,以此加强系统之间的交互,在有效保障跨Web Services域的互访安全同时,实现应用系统的整合与资源的共享。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成果,设计出了校园网络信息系统整合方案。
其他文献
当今的社会已经由信息主宰,用户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用户对于事务处理的电子化与自动化,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web搜索引擎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个背景下,搜索服
随着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网络的迅速发展,图像来源不断扩大,大容量高速存储系统为图像的海量存储提供了基本保障,各行各业对图像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图像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校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内部都积累了很多分散的,存储在各个部门的数据库系统,但随着科研决策系统对各种综合数据的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就使得要想统一访问和利用各个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然而利用粗糙集理论进行约简,必须将连续值转换成离散值进行处理,在某种程度这一过程会造成信息的损失。融合了模糊集与粗糙集的模糊粗
随着机器人系统在越来越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多机器人的协作日益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问题。由于其实时性、动态环境和复杂运动规划等要求,机器人足球比赛成为验证多智能体协作技术的
随着对网格研究的深入和网格基础设施的发展,网格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在网格环境中开发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强大、需要大量资源的科学计算。网格应用的逻辑流程也越来越复杂,涉及
电子邮件是现在Internet上使用最为广泛,用户人数最多的重要服务之一。它的方便、快捷、高效的性能使它逐渐替代了传统信件。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在Internet上传输的邮件
图像分割是图像理解和识别的前提,作为图像处理的基础环节,一直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医学成像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但通过对当前各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的
在P2P系统中,节点既是消费者也是服务者,它们能随意地加入和离开系统,并能匿名地进行直接交互。因此,基于P2P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正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迅速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