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技术日趋重要。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子课题,对智能汽车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中高速大曲率工况下,智能汽车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采用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轮胎侧偏角和横摆稳定软约束,保证轮胎处于线性稳定范围内,从而提高轨迹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实时性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使控制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将最优控制序列的后几个元素作用于被控对象,从而减少计算量,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同时,可以提高控制器的实时性。针对智能汽车在真实环境遇到障碍物导致轨迹跟踪控制器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同步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算法,提高了轨迹跟踪控制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对轨迹跟踪动力学模型作适当简化,得到简化的车辆动力学轨迹跟踪模型。针对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采用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建立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器,为了解决带约束优化问题计算量大的问题,采用障碍函数法进行数值求解。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控制器的对比,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高速下会失去控制。(2)为了解决控制器在高速下失效的问题,本文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容易解决约束的特点,加入了轮胎侧偏角和横摆稳定软约束,保证轮胎处于线性稳定范围内。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加入了约束后,控制器的性能,无论是控制精度还是稳定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3)由于MPC需要在线计算二次规划问题,巨大的计算量可能会影响其实时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事件触发机制,使得满足一定条件下,将最优控制序列的后几个元素作用于被控对象,从而减少计算量。Matlab/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事件触发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控制器的计算量,从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4)为了解决障碍物的出现造成轨迹跟踪控制器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同步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算法。针对真实环境中智能汽车遇到障碍物导致单一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失效的问题,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给出避障策略,采用三次多项式描述避障轨迹,利用预测方程写出未来预测时域内的参考轨迹,从而构建模型预测控制代价函数,并转换为二次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同步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算法可以实现车辆安全地换道避让。(5)基于“艾瑞泽5E”智能驾驶实验平台,将设计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同步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算法部署在ROS操作系统中,在中高速实际道路工况下进行了实车避障控制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汽车同步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算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热障涂层是改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的核心技术之一。现已服役的8 wt.%Y2O3稳定的Zr O2(8YSZ)热障涂层由于相变、烧结(≥1200oC)等问题已不能满足高推重比、高效率的航空发动机日益发展的需求。而稀土磷酸盐材料具有更低热导率、更好的高温相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超高温热障涂层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La1-xYbxPO4(x=0,0.05,0.1,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有效缓解道路拥堵问题,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智能车辆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运动控制等技术。高效稳定的车辆横向运动控制系统是实现车辆智能化和实用化的必要条件。论文以智能车辆的横向运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车辆在高速和低路面附着系数工况下同时保证跟踪精度和横向稳定性以及车辆横向运动模型预测控制器的闭环稳定性证明问题进行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供能环节,已经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但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其自身内部存在复杂的电化学反应,随着电池的持续充放电,电池的容量会因为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的减弱而降低。在电动车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锂离子电池,随之而来就是电池退役回收问题。及时预知电池的寿命,利于电池的维护、回收和更换,保障电动汽车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针对电池的剩余循环寿命(RUL,Remaining
随着节能环保和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时效硬化6xxx系Al-Mg-Si-Cu合金具有低密度、中等强度、高比强度、耐蚀性好、成形性好、可焊性好、表面质量好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的车身板材、发动机零件等。利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获得的超细晶(UFG)铝合金具有高强度,足够的延展性,高应变率以及良好的冲击韧性。且在ECAP后引入合适的时效处理工艺,在超细晶基体中形成弥散的纳米亚稳析出相,能够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以动力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电动汽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SOC的准确估算可有效提高电池工作效率、延长车辆续航里程、防止过充过放带来的安全问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随着电池不断老化,电池容量及内阻等参数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给SOC估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在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线参数辨识、容量估算等方法对老化的参数进行及时更新,然后使用AICKF算法进行SOC
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国家汽车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而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与整车续驶里程短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电机再生制动特性,将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储能单元中,以便再次利用,提高了整车能量利用率。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多采用电机与液压复合制动的方式,本文围绕无源串联再生制动系统中的复合储能系统及机电制动力控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具
UTV车具有出色的机动性,能在普通车辆难以行驶的路面上行走自如。复杂多变的路面环境,使得传统的被动悬架已无法满足车辆行驶的动力学性能需求。执行器为电磁阀式减振器的悬架系统阻尼可调,是一种减振性能优良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对其的控制研究中,大都在单一路面设计系统控制参数,混合路面下悬架控制参数无法根据路面自适应调节,行驶动力学性能提升有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UTV车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对系统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护环境、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也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开发与普及工作,电动汽车行业也得以飞速发展,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受关注的就是不断出现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事件,锂离子电池的热量管理问题也因此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以某款已量产的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中建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并以温度为媒介,建立热-电滥
高镍三元材料LiNixCoyMnzO2(x+y+z=1,x≥0.6)具有高比容量、环境友好且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为了改进材料的上述缺点以满足更高的商业化要求,需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梯度化混锂工艺合成不同锂配比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了配锂量对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形貌、粒度分布、价态变化、相变演化及电化学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数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行人、骑脚踏车者和摩托车驾驶员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很大比例。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内部的乘员约束系统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车内乘员的被动安全保护措施相对较为完善,然而同为交通道路的使用者,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者并没有得到较全面的被动安全保护。故本文针对车外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人员,提出一款可以穿戴的安全气囊系统,在上述人员与汽车碰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