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福州市L小学为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an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新方式,研学旅行是一种特殊的学校课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研学旅行迎来了“春天”,开始在各地中小学开展试点工作。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研学旅行的各项配套服务系统尚不完善,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为了解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原有样态,本研究选取福州市L小学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小学旅行课程开展的真实情况,把握现状,总结学校课程开展的特色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本研究首先厘清了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等相关概念,以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福州市L小学师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从课程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调查福州市L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现状,发现福州市L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形成了主题类型丰富,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等特色,但同时也存在着课程理解不够深入,课程目标设计不明确,课程内容与小学生认知水平不符,课程实施缺乏专业指导以及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这五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福州市L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展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几点优化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建议:第一,加强研学旅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者的课程认知水平,提升研学导师的专业素养。第二,科学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强化学生主体,细化课程目标,系统规划研学旅行课程主题,严格把关校外资源的准入,自主编制研学旅行手册。第三,健全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体系。要坚持以小学生的成长为导向,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创新研学旅行评价方式。
其他文献
唐汝谔是生活在嘉靖至明末的士人,他编订的《古诗解》是明代古诗选本中颇有特色者之一,反映了唐汝谔对明代复杂诗学思想的吸收与消化。本文试从整体上全面研究唐汝谔《古诗解》,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唐汝谔生平及其诗学观。关于唐汝谔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青浦县志》,《青浦县志》载:“汝谔字士雅,博学好古,为青浦知县屠隆所重,以贡历常熟宿迁教谕,升安庆府学教授,年老不赴,亦能诗。”[1]唐汝谔与唐汝询是兄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有效应对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的趋势,“全面二孩”政策正式于2016年1月1日启动,替代了三年前的“单独二孩”政策,成为我国最新的人口生育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让以女教师为主体的基础教育学校将因扎堆生育而受到“产假式缺编”的挑战。本课题以马尾区基础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教师队伍现在及未来的情况进行剖析和预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通过了《宪法大纲》,在司法实践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了司法程序。本文所探讨的是广义意义上的司法程序,即指国家专门机关以及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以及原则、规则、制度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程序的形成有着多元的、复杂的历史渊源,是传承与超越中华传统法制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司法思想,反思国民政府司法实践,总结闽赣苏区司法实践的创造性成果。中华苏
本文以口译实践报告的形式展开。错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因此笔者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在葡萄牙红酒讲座中的口译实践为例,阐述如何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对交替传译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及其成因。通过对已有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希望为同水平的学习者提供有用的建议。本论文以现场口译为线索,以错误分析法为理论,介绍本次实践的基本情况,着重分析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室内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模式,同时也蕴藏巨大的教育价值,能够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情感以及个性化全方面发展。教师对于室内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时值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为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改革与发展,考察并透析当前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的实践现状与问题,探讨和创新幼儿园
产业集聚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目前,中国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发展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动力,能吸引区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聚集到一起,是促进人口转移,扩大就业,并形成区域协调统一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经济工具发展产业经济。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处于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市域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
对学生综合语文教学应从多种角度探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以部编教材内容及教师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了资源二次开发、激活多元兴趣等多种创意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本文以3年生刨花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对照(CK,不施肥)、处理1(T1,N:P=8)、处理2(T2,N:P=10)、处理3(T3,N:P=12)和处理4(T4,N:P=15)共5种不同梯度的氮磷配施处理受控实验,其中T1、T2、T3和T4的氮添加量均为100 kg·hm-2·a-1。经过一年的施肥处理后,对试验地内刨花楠幼林的生长及其叶片主要养分、表型以及光合生理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调查与测定
现阶段,国家对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以说教为主;安全教育内容枯燥,以交通消防安全为主;安全教育过程高控,以老师为主的现象,所以安全教育成效不够突显。而儿童戏剧教育属于一种将过程视为导向,将游戏视为桥梁的重要情景学习模式。从儿童戏剧的理论研究和实施方法等角度来看,可以将儿童戏剧与安全教育相结合,让安全教育成为儿童戏剧的内容载体,让儿童戏剧成为
“家庭作业”是促进家园共育、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通过给幼儿安排“家庭作业”,将幼儿园课程延伸到每个幼儿的家庭中去,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进而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其次,家长通过参与孩子“家庭作业”,在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中,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进而提升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质量。本研究以福建省城乡公(民)办园的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教师371名,家长938名。研究主要采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