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由于连作,栽培品种、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青枯病的发生非常严重,对番茄种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生物防治因生态环保等优点逐渐受到各界关注。本研究从连作健康番茄根际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生长速度快拮抗效果好的菌株B8,研究其发酵条件以及生理生化特性,并且通过温室及田间试验对该菌株生防效果进行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了菌株B8和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从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拮抗菌株B8,经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Genbank 序列号为 KX961177),鉴定菌株 B8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8菌株对番茄青枯菌以及黄瓜、香蕉枯萎病菌有很好的拮抗作用。B8菌株还可产生促生物质铁载体和吲哚乙酸,同时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如多粘菌素B、放线菌酮和四环素。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为30.0℃,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初始pH值为7.0,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酵母粉和牛肉膏,在该培养条件下菌株生长量可达最大。2.土培试验结果表明,B8菌株在土壤中有良好的定殖能力,番茄植株根际环境有利于该菌株的定殖,且对番茄青枯菌具有抑制作用。水培试验过程中,B8菌株的施用对番茄植株有明显的促生作用。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株B8的不同施用方式显著影响其定殖及生防效果。拮抗菌株B8在处理菌液蘸根、生物炭菌液蘸根、生物炭和淀粉菌液蘸根的根际定殖数量均有明显差异,且用生物炭和淀粉菌液蘸根处理的定殖数量大于生物炭菌液蘸根处理的定殖数量,处理生物炭菌液蘸根的定殖数量大于处理菌液蘸根的定殖数量,其中生物炭和淀粉同时施用时定殖数量最高,说明利用生物炭和淀粉蘸根可显著提高该菌株在番茄根际土中的定殖数量,但在农艺性状测定中BOF8处理的各部分均高于其它处理。通过不同肥料施用,B8菌株的定殖数量在氨基酸肥和B8菌液灌根处理中最多,达到4.8× 106cfu/g dw;其次为处理BOF1,达到2.1×106cfu/g dw;最低的为F+B8处理,为0.8× 106cfu/g dw,拮抗菌株B8在以氨基酸液体肥和有机肥为载体的情况下该菌株的定殖数量可显著提高,而且番茄青枯菌的数量明显下降,其中以氨基酸液体肥为载体时生防效果可达80%,在以有机肥为载体的情况下生防效果可达77%,在大田试验中拮抗菌株B8在根际土中的定殖数量可达106cfu/g dw,说明该菌株能够很好地定殖于番茄植株根际,防控番茄青枯病的发生。盆栽试验中通过施用混合菌群,生防效果明显提升,其中在以有机肥为载体的情况下生防效果可达77%。4.通过抗生素合成基因的PCR检测表明拮抗菌株B8可具有合成Iturin、Surfactin、Fengycin、bacillomycin和biotin等拮抗物质的潜力。在病原菌RS和B8菌株共同培养时,病原菌RS的生长受抑制明显,而B8菌株影响不大。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B8菌株单独培养的处理和B8菌株与番茄青枯菌共同培养的样本中,差异基因上调的共有1285个,下调的有2183个,其中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795个,上调的基因有248个,下调的基因有547个;单独培养的RS和共同培养的RS样本中,差异基因上调的有1275个,下调的有2323个,其中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的总共有218个,上调的基因共有62个,下调的基因共有156个。处理B8和RS中多数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且B8处理的抗生素合成基因以及RS处理的致病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抑制,且差异显著。说明不仅拮抗菌株会影响病原菌株致病基因的表达,病原菌株同样也会影响拮抗菌株抗生素合成基因的表达,这与对峙试验结果相对应。5.通过对拮抗菌株B8的诱变选育结果表明,UV-NTG二次诱变能获得高效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拮抗菌株B8-1且具备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拮抗菌株B8最佳诱变条件为:黑暗条件下,紫外灯照射8min,NTG终浓度为0.4g/L,30℃培养lh。菌株B8-1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拮抗圈直径达到原始菌株的1.4倍,提高了 40%。菌株B8-1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00g/L、蔗糖20.00g/L、酵母粉5.00g/L、蛋白胨30.00g/L KH2PO4 5.00g/L、MgS04.7H20 2.00g/L,pH 值为 7.0,3℃培养 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