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比较研究——以寿光、诸城为例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截至2014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达到7.49亿人,城镇化率为54.77%。由此可见,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研究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路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代表—寿光和诸城,其发展的路径却大不相同。寿光市是内源式发展路径的典型,利用当地的农业优势,通过推动蔬菜产业的不断升级、市场的不断扩大,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发展的道路。诸城市是外源式发展路径的典型,运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逐渐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农民的就地城镇化。比较研究这两个城市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可以为其他地区探寻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因地制宜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以寿光和诸城两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个城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研究,对比分析两个城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路径。选取人均GDP、城镇化率、第三产业比重等新型城镇化指标和第一产业比重、粮食单产等农业现代化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对两个城市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城市都呈现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由低到高,不断优化的过程,同时得出,尽管两个城市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可以达到协同发展的效果。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理论,本文从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状况、城镇化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两个城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现象日趋广泛和深入,重庆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农业都有着对高新技术的强烈需求。科技对外开放的重点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最终实现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以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科技对外开放理论为研究基础,对重庆市的科技对外开放环境做出了客观、系统的分析,选取了技术市场、高新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1980年代中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后,民营和外资零售企业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获得快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青岛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发展金融产业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及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