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1980年代中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后,民营和外资零售企业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国有商业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我国零售业产业组织进入动态演变时期。对动态演变的我国零售业产业组织的研究对我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第二章,作者首先阐述了零售业的概念、特点及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然后从所有制性质和零售业态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并且表明论文将采用演化SCP范式的PFCSPS框架来研究我国零售业的产业组织演变。论文第三章从多个角度分析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三大系列财务指标考查我国零售业财务绩效的演变趋势;第四章通过对我国本土零售企业经营模式转变、兼并以及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市场扩张的讨论探讨我国零售业的市场行为演变;第五章则从上市零售公司、零售百强、不同零售行业、不同城市的零售业和我国零售业中内资、港澳台与外资零售企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角度测算了近年来我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结构形态的变化趋势,并以百强零售企业为例对这一变化趋势做了五年期预测。在第三到第五章的分析基础上,第六章重点探讨在PFCSPS分析框架下,主导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并影响其社会绩效功能发挥的国内外零售商盈利模式差异、外资零售企业与本土零售企业的强弱差距对比、行业领袖和区域市场领导者企业的形成等三个因素。第七章是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展望。
论文的主要观点有:(1)在国有零售企业垄断地位被打破以后,由于国有、民营和外资零售企业各自的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各自在我国零售业中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化,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动态演变时期。(2)由于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加上几乎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同步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我国零售业产业组织的动态演变应在SCP范式的基础上,通过将绩效指标分解为财务绩效(PF)和社会绩效(PS)并重新组合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PFCSPS分析框架来进行。(3)我国零售业的整体财务绩效表现出有利于大型零售企业的演变趋势,这使得通过市场扩张扩大规模以增强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成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从而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出现了竞争性成本减少而垄断性增强的变化趋势。(4)在演化SCP范式的PFCSPS分析框架下,国内外零售商盈利模式差异、外资零售企业与本土零售企业的强弱差距对比、行业领袖和区域市场领导的形成等三个因素主导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并决定了我国零售业社会绩效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