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机理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t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青岛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发展金融产业使其成为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及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把青岛市建设成为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产业通过支持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城镇人居环境等方面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本文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城镇人居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金融产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理。在实证检验方面,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资料搜集和整理,选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金融产业指标以及构造模型,运用ADF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来分析金融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金融产业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分析金融产业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得出了与实际相符的结论。通过对青岛市新型城镇化以及金融产业支持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产业支持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大金融产业支持力度,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和建议。总之,本文以青岛市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的方法,探讨了金融产业在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以及人居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相关性,特别是金融产业在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剧,金融风险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和生存,而且还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了威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的严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现象日趋广泛和深入,重庆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农业都有着对高新技术的强烈需求。科技对外开放的重点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最终实现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以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科技对外开放理论为研究基础,对重庆市的科技对外开放环境做出了客观、系统的分析,选取了技术市场、高新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1980年代中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后,民营和外资零售企业先后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获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