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含“连…都/也…”结构的“连”字句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语法问题。本文着力从“认知一语用”的视角对该结构和句式加以分析。
为了使阐释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据理性和系统性,本文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体系来构建基本的立场和假设,即在适配性的基础上将“连…都/也…”结构作为汉语中的“语法构式”加以分析,从而使本文的后续分析具备扎实基础和可操作性。以“构式语法”的假设为起点,本文对“连…都/也…”构式的分析具体化为“形式”分析和“意义”分析两个方面。针对既往学者多关注“连”字句的“形式”而“意义”阐释相对薄弱的情况,本文适当着力,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连”字句“意义”问题的研究上。
对于“连…都/也…”构式的句法“形式”层面,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总结兼以述评的研究方法。结合“构式语法”的“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的基本主张,本文从以往“连”字句的句法研究中析取出与“意义”密切联系的三个方面——连字句的句式格式、“连”后成分的特性、连字句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一一加以着重分析和总结;在对此三方面的经典阐释提出适当补议的同时,也力求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意义”层面的研究提供可供对应的形式研究支持。
本文对于“连…都/也…”构式“意义”层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对以下两个核心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其一是“连…都/也…”构式“意义”属于何种属性,其二是“连…都/也…”构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本文试图在国内、国外的相关理论中寻找最为合理的阐释体系或途径。由于语码模式下的传统语义观无法从根本上反映“连…都/也…”构式的“意义”特性,而基于“格赖斯理论”的“规约观”又存在诸多阐释的盲点,本文认为只有“关联论”下的“程序义”才能够对“连…都/也…”构式的“意义”属性做出最为准确的表述和界定。以此界定为基础,本为认为“连…都/也…”构式本质上是负载“程序义”的“梯级算子”,而“梯级模型”是制约连字句衍推机制的基础认知模型;负载“程序义”的“梯级算子”“连…都/也…”构式具有“直接语用解释”,在实际交际中发挥特定的语用功能,即限制交际双方的语境假设,辅助梯级衍推,达到交际的最佳关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