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黑龙江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和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大豆幼苗生长,限制了大豆品种产量潜力发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可以调控正常供水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还可显著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胁迫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DA-6和褪黑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在作物生产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培养大豆至V2开始控制土壤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50%模拟干旱,在达到土壤目标含水量时叶面喷施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春季干旱发生频率和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大豆幼苗生长,限制了大豆品种产量潜力发挥。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可以调控正常供水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还可显著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胁迫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DA-6和褪黑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在作物生产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培养大豆至V2开始控制土壤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50%模拟干旱,在达到土壤目标含水量时叶面喷施100μmol·L-1褪黑素和DA-6种子包衣处理,同时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80%)也进行了同样浓度褪黑素喷施和DA-6种子包衣处理,研究了DA-6和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1.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幼苗生长,这种促进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更显著。干旱胁迫导致大豆幼苗生长相关形态指标和干物质积累显著下降,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DA-6包衣处理株高、根长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9.67%、11.22%和34.54%,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株高、根长和叶面积分别提高了15.55%、6.37%和32.10%。2.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可有效提高大豆幼苗抗旱能力。干旱胁迫下抗氧化关键酶活性(SOD、POD、CAT)提高,ASA和GSH循环能力增强,H2O2和O2-含量下降,膜质过氧化程度显著降低。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对大豆幼苗抗氧化关键酶活性、活性氧含量和膜质过氧化无显著影响。3.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豆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在干旱胁迫下更显著。干旱胁迫导致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显著下降,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DA-6包衣处理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干旱和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收获期大豆单株粒重的提高。正常供水条件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分别提高了3.19%和4.78%、1.65%和11.52%、4.18%和8.37%。干旱胁迫下DA-6包衣和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上述指标分别提高了7.69%和15.38%、9.24%和16.59%、6.91%和14.14%。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人为,DA-6包衣处理对正常供水及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和效益提高幅度更大,且成本极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玉米种植大国,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还田率不到美、英等发达国家的1/3,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对耕地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将玉米秸秆粉碎后适量还田,并与还田机械合理配套,可以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加熟土层肥力,最终达到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长期以来红旗岭农场玉米秸秆还田量没有统一标准,还田配套机械混乱,造成玉米种植收益偏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红旗岭农
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板蓝根播种装置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板蓝根穴播技术的农艺要求,以板蓝根种子物料特性为基础,开展型孔轮式板蓝根穴播排种器的设计试验与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小叶板蓝根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物料特性进行测量,得到种子的三轴尺寸、含水率、千粒重及密度;利用自制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得到板蓝根种子滑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板蓝根种子剪切
中国是农业产业大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高粱同大豆、玉米、水稻等占我国粮食产量的主导地位。为保证粮食的生产与实现最大产量,在农业工作过程中会播撒一定量的化肥,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农业现代化传统的条施的基础上,将施肥方式调整为穴施肥,本文针对穴施肥控制系统引入离散元仿真分析,同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糊PID的控制策略,并完成整体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
绿豆渣是绿豆生产粉丝、绿豆淀粉、绿豆蛋白等产品的副产物,含有多种功能成分,但通常被用于饲料或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绿豆渣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淀粉,可提取后用于制备抗性糊精。抗性糊精是一种具有调节血糖、调节肠道菌群、降血脂和减肥等功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此背景下,为提高绿豆渣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本研究以绿豆渣为原料,采用微波酶法制备抗性糊精,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对其进行纯化
收获是裸燕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裸燕麦机械化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收获机械单一、收获机械与作物不配套等问题。脱粒与分离装置是收获机械的核心装置,为提高裸燕麦收获质量,自行研制裸燕麦单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通过测试裸燕麦穗头连接力确定合适收获含水率,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和无线动态监测技术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对裸燕麦单轴流脱粒与分离装置性能进行试验研究。(1)研制了单轴流钉齿式裸燕麦脱粒与分离试验台。主
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禽类,近年来鹅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疾病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高。抗生素常用于防治鹅的细菌性疾病,但由于长期的不当使用,使鹅肠道菌群紊乱,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且残留的抗生素污染周边环境及动物产品等,危害巨大。微生态制剂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维护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刺激免疫系统、改善动物健康等方面要优于抗生素,且无残留,非常适合在畜禽养殖中使用。目前市面上针对鹅的微生态
知母是一种组成成分丰富、药理功效优良、开发潜力巨大的百合科植物,随着愈加强烈的保健预防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知母作为辅料添加到食品中。知母多糖作为知母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现有文献中关于其抗炎、抗氧化和降血糖等方面的功效已被证明,但是未见关于其免疫调节能力和抗癌活性方面的明确报道。同时,知母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免疫作用与抗癌作用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对知母多糖理化性质
绿豆是一种常见的豆科杂粮作物,价格低廉、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绿豆的营养保健效果与其富含的活性组分紧密相关。绿豆食用前需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处理对绿豆中的黄酮组分、蛋白质等组分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改变其功效,目前对于绿豆在加工中黄酮组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可获得的信息有限,因此,本文首先从绿豆中制取黄酮,采用连续制备色谱分离纯化黄酮中最强抗氧化活性的组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然后考
膳食纤维作为“第七营养素”,对机体的调节代谢等生理功效日益突出。芸豆作为东北主产区经济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70%以上的富含膳食纤维的副产物-豆渣,如何获取高品质膳食纤维备受关注。本研究立足筛选不同品种的芸豆加工副产物(芸豆渣),针对品种间差异化,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芸豆渣膳食纤维,发酵改性芸豆渣后分离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通过红外光谱、差示热量和X射线衍射等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大田农作物之一。本文针对玉米的传统施肥中存在的化肥投放量大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按照玉米生产中精准变量施肥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双变量玉米施肥量监测系统,通过改变排肥轴有效工作长度和排肥轴转速对施肥量进行精准控制。并针对施肥作业中肥料下落的流量信号进行分析研究,对施肥信号进行两种滤波去噪处理,从中选出最优处理方法,实时监测玉米施肥作业的流量信号,研究内容对提高玉米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