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中继协作网络的资源分配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正向高传输速率和高服务质量方向发展。从现有的第二代无线通信系统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其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和传输技术都在不停地演变。作为4G通信的核心技术,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人们提出了协同通信和中继通信技术。在一个协同通信系统中,一个用户在系统中其他用户或固定的终端的配合下进行通信。协同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增加空间分集,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并降低终端发送功率。这种新颖的技术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中继传输的性能分析、中继节点位置选择和OFDMA中继小区的资源分配三个主题展开,从时间、频率、空间等多个维度研究了中继网络中的资源分配问题。中继信道一般采用时分信道或者频分信道进行信号传输。本文从最基本的平行中继信道入手,研究了信道容量的上下限,进而将结果应用于高斯正交中继信道,从而得到高斯正交中继信道的容量上下限。并以频分信道为例,研究了频率资源分配对信道容量的影响,推导了不同情况下最优频率资源分配因子的表达式,并就中继链路状况对系统容量的影响做了分析和仿真。通过在蜂窝小区中放置中继节点的方法来辅助通信,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容量、改善传输质量、扩大小区覆盖。本文在延续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架设中继小区的两个目的——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传输性能和扩大小区覆盖面积,分两部分研究中继节点在小区内的安放位置对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详细的系统仿真,并就实际应用的中继节点安放位置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当中继技术和OFDMA技术结合时,蜂窝小区将能获得比现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用户资源分配结果,因此一些相关的研究在近几年相继展开。但这些研究普遍将重心放在一些简单的架构上(比如只有一个接收端的情况),或者研究集中资源分配和控制方面。而本文则研究了多中继节点和多接收端的蜂窝小区系统的下行链路资源分配,提出了一种集中式的贪婪分配方案和一种半分布式的资源分配方案,以求达到传输速率和公平性的平衡,并对这两种资源分配方案进行了复杂度和性能等方面的比较,验证了这两种新方案能在保持较低复杂度的同时对系统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
其他文献
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的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由
图形处理技术是当今手机多媒体应用的热点之一,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手机平台中,图形处理主要是由手机基带芯片来完成。相对于通用计算机而言,手机基带芯片使用的微控制器
下一代无线网络是融合了多种异构无线接入技术的新型移动通信网络。为了实现移动节点在异构无线网络之间的切换,可以采用IETF工作组提出的网络层移动IPv6(MIPv6)切换协议,但由
随着由物联网引领的第三次全球信息产业浪潮的不断推进,作为本世纪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物联网关键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成为制造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物流全球化的核心推
利用机会照射源的无源探测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在以CDMA前向导频信号为外辐射源的无源探测中的直达信号抑制,讨论了一种适合于该系统的直达信号抑制方案,并
目前,从业界的公司到研究性的大学,无线Mesh网络(WMN)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制定Mesh网标准方面它们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许多公司在销售无线Mesh网设备,在世界各地,也已经
对目前的机器人技术水平而言,单机器人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及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是有限的,对于复杂的工作任务和多变的工作环境,单机器人的能力更显不足。多机器人系统以其独有的优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持,中职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普遍下滑,出现了大批的“后进生”,文章通过剖析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表现特点,试图构建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利用射频原理通过非接触式双向通信方式来交换数据以识别目标的一项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能实现
近年来,移动通信发展迅猛,更高信息传输速率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进一步改进3G技术,3GPP和3GPP2相应启动了3G长期演进(3G LTE,the 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