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学习者自主性这一概念已逐渐成为外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学习者自主性应该成为每个学习者和每位教师的目标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Brooles & Grundy1998:1)。本文并未详尽阐述这一包罗甚广的概念的所有内容,而是在给出其大致综述的基础之上,引入学习动机、元认知这两个与之紧密相关的概念,详细论证二者在语言教学中对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是对学习者自主性的简要综述,包括其起源、概念、意义及如何培养学习自主性。首先是学习者自主性溯源。二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兴起的尊重个人价值的思潮正式启动了对学习自主性的研究。其次,本文列举了众多研究者给出的学习者自主性定义,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学习者自主性是一种能力;其间,掌控行为的主体是学习者本人;学习者自主性意味着摆脱外界束缚。同时驳斥了对学习者自主性的一些误解,阐明自主并不等于隔绝自闭,也不仅局限于西方文化背景下。接着,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证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必要性。(1)学习者自主性是对行为主义的驳斥;(2)学习者自主性顺应了人本主义的潮流;(3)培养学习者自主性能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差异;(4)培养学习者自主性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最后是对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讨论。鉴于这个问题牵涉极广,本文并未就此作详尽的讨论,而是在列举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外,重点阐释了极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学习动机和元认知。 第二章相应地就学习动机展开论述。首先简要介绍主流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以及外语教学中动机的主要理论框架。然后重点论证学习者自主性和动机的关系。一方面,依据自我决定论和归因理论,本文认为自主性会增强动机。另一方面,Littlewood关于学习者自主性的理论框架、自我效能论、归因理论中的努力因素、以及部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动机是自主的前提。因此自主和动机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不管自主和动机孰先孰后,动机的培养对自主性的培养始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引发了如何培养学习动机的讨论。由于这也是个涵盖甚广的问题,本文只列举了部分培养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当中有些是得到实证研究证实的,但也不乏笔者的推理和直觉。 第三章论述元认知对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作用。第一节简要介绍元认知的概念,强调元认知是对思维过程的思维,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第二部分把对元认知的讨论限定在外语学习中,介绍外语学习策略中包含的元认知策略。第三部分详细阐述学习者自主性与元认知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本文认为元认知知识中包含了自我效能这一对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相当关键的因素。另外,学习者自主性中所涉及到的主动设立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程、评价学习效果等要求,与元认知策略中的核心思想—执行过程(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几乎完全吻合,都强调学习者对学习进程的管理和调节。因此,元认知与学习者自主性紧密联系。本章的最后部分从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方面入手,着重阐述元认知对提高外语学习者自主性的作用,以及如何增强元认西南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知能力。其中,本章将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详细论述了元认知策略(尤其是执行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计划、监控、评估)对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作用,并讨论了如何培养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使用这三种策略。 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笔者重申了学习者自主性的普及性、重要性,以及学习动机和元认知对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作用。同时提出,鉴于文章的结构和篇幅,本文未能就学习者自主性的其它重要方面展开讨论,如学习者自主性的政治意义、学习者自主性的程度问题,以及近年来关于学习者自主性的实证研究。同样,对动机和元认知的讨论也并非全面,其重点在于阐述二者和学习者自主性相关的部分。总而言之,学习者自主性应受到外语工作者的持续关注。只有具备自主性的学习者才能被称为真正成功的学习者,也只有这样的学习者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独立完整的个体而存在。关键词:学习者自主性:学习动机:元认知;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