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工艺参数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爆发,已成为水体污染防治、生态恢复的主要课题与紧迫任务。在蓝藻水华频发的在太湖和滇池等地开展定点定期的蓝藻打捞工作,作为终端控制途径有效地降低了水污染灾害和再次爆发的强度及可能性。蓝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氮、磷等营养物,将其作为主料进行高温堆肥可以制成优质有机肥。不仅使蓝藻打捞工作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持续进行,而且可使蓝藻利用成为有利可图的新型环保产业。但蓝藻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料,体内含有大量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不恰当的堆肥操作会导致成品中残留较多的MC,还田后会对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产生安全风险。本文经过近三年的小试和中试试验,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反复验证、不断修改与完善,建立了一套针对机械打捞蓝藻藻泥的好氧堆肥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用米糠、麦麸、酒糟和烟渣作为填料进行蓝藻堆肥,研究结果表明:麦麸作为填充剂的效果最好。堆肥结束后,碳素损失率为23.2%-36.2%,氮素为40.7%~56.9%。总磷、总钾、灰分的质量浓度均随追肥时间而逐渐增加。各处理堆肥结束后的总养分含量(N+P2O5+K2O)均能满足有机肥料标准。各堆肥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在50天后都超过80%。各处理在堆肥30天后藻毒素含量均降低至100ug/kg。堆肥结束后,MC-RR已经低于检测底限,而MC-LR的降解率也达到90%以上。堆肥过程中微囊藻毒素MC-RR含量和MC-LR含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且各处理的MC含量与堆体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磷、总钾、总养分含量以及灰分呈显著负相关;2.通过对55%、65%和75%含水率条件下蓝藻堆腐进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pH及养分含量在三个水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含水率为55%的处理中氮素损失大于高含水率的处理,堆体达到腐熟的速度更快,其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堆肥结束后三个水分处理的总养分含量分别为5.12%、4.90%和4.56%;有机质含量分别为34.64%、37.70%和38.80%,均已达到有机肥行业标准。含水率为55%的处理堆肥后藻毒素残留最少;3.调节蓝藻堆肥物料的C/N比分别为5、15和25进行堆肥试验,结果发现,堆肥过程中各处理间物料的理化性质差异显著;C/N比15和25的处理,其物料达到腐熟速度更快,同时氮素损失也大,表现为C/N比25处理>15处理>5处理。堆肥结束后,三个处理总养分含量都升高,其中C/N比25满足有机肥行业标准;MC-LR (L为亮氨酸)的降解率分别达55.48%、80.27%、65.39%,MC-RR (R为精氨酸)的降解率为99.21%、97.15%、95.97%,C/N比15的降解效果要好于其他两个处理;4.添加保氮剂对蓝藻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有明显的减缓作用。添加过磷酸钙和醋糟的处理较对照分别可以减少32.72%和7.65%的氮素损失。添加过磷酸钙的处理效果显著高于添加醋糟的处理。本研究确定了适合蓝藻高温堆肥实际生产的技术和方法,明确了蓝藻堆肥成品中MC-LR的残留量不应超过30ug/kg(干重)和MC-RR不应超过15ug/kg(干重),为蓝藻高温堆肥的标准模式及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提供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2017年2月8日早上,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在浙江温岭市殡仪馆举行.来自温岭武警中队的武警官兵和十多位从江苏、杭州等地赶来的退伍老兵一起,送别他们的“奶奶”林文锦.rn1977年
期刊
2000年,退休教师李联考在贵阳市南明区大庆路片区调查,发现该片区有3000多名失学儿童,他就想创办私立学校,让流动人口的孩子有书读.随后,李联考创办了笔山小学和宏宇小学,两
期刊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主要建筑类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城市设计课程异同,了解城市设计教学在美国高等学校设置的基本情况和内容构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城市设计课程的建设
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流程和赛制的现状,针对国内中联杯、Revit杯、U+L新思维、UA创作奖以及霍普杯等有代表性竞赛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比UIA、eVolo
  开放式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造成为该教学体系下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从建造角度学习建筑设计知识,注重现场操作体验的学习方
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评价方法的优化,提高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引导建筑学本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毕业设计评价方法研究中,通过对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分组
  本文以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作为人才培养定位,探寻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并将国内外高水平建筑设计竞赛纳入教学环节,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整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
  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联合设计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短期联合设计课程的优势与特点,比较了中英建筑教学方式的差异。在提炼了外教教学中较为
氨基酸微量元素是一类具有独特环状结构的螯合物,集氨基酸与微量元素于一体,是一种接近动物体内天然形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甘氨酸是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其与微量元素反应生成的
  传统的以功能类型为单元模块的设计教学,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下建筑学学科内涵和外延的发展、建筑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基于新形势下建筑学科"内在性"和"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