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活动都需要注意的参与,消耗一定的注意资源,面部表情识别也不例外。个体在大脑中建构表情的情绪意义时,需要将面部肌肉活动特征信息与其相伴随的情境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再去标签其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情境信息与面部表情的认知整合过程,需要个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注意分配。另外,除了一般的面部表情之外,微表情作为一种特殊的面部表情,进行认知加工时需要占用大量的注意资源。在相同的情境信息下,识别一般面部表情与微表情也需要个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注意分配。前人研究中发现,加工社会情景信息(文字描述呈现)比加工背景颜色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加工微表情比加工一般面部表情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因此本次实验将社会情景信息和背景颜色作为一组注意条件,一般面部表情与微表情作为一组注意条件。在真实的面部表情识别中,个体的识别过程是将情景线索与表情特征整合起来进行识别,因此实验中将四种不同的注意条件两两配对进行考量。本次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四个实验,被试通过MMPI中的社会适应不良分量表进行筛选,选出社会适应性同质的被试进行实验,实验一采用3(社会情境信息:积极、中性、消极)*3(一般面部表情:积极、中性、消极)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二采用3(社会情境信息:积极、中性、消极)*3(微表情:积极、中性、消极)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三采用2(背景颜色:红色和蓝色)*3(一般面部表情:积极、中性、消极)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四采用2(一般背景颜色:红色和蓝色)*3(微表情:积极、中性、消极)被试内实验设计,四个实验的因变量均为正确率与反应时。实验一与实验二通过操纵面部表情,对比探究在文字描述的社会情境信息下,一般面部表情与微表情作为不同的注意条件对表情识别的影响;实验一与实验三通过操纵情境信息,探究在文字描述的社会情境信息与以背景颜色呈现的自然情境信息两种不同的注意条件下,对一般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实验二与实验四也是通过操纵不同的情境信息,探究对微表情识别的影响;实验三与实验四通过操纵面部表情,探究以背景颜色呈现的自然情境,一般面部表情与微表情作为不同的注意条件对表情识别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如下:(1)社会性情境信息(文字面熟)对一般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作用大于对微表情识别影响作用。(2)文字描述比背景颜色对一般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作用更大(3)文字描述与背景颜色对微表情识别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4)背景颜色对一般面部表情识别和微表情识别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