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基础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545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化钒(或称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钢铁合金添加剂,属冶金行业的高科技产品,已为广大的钢铁企业及用户所接受。虽然我国在氮化钒的开发及应用上起步都较晚,但因丰富的钒资源和钢铁生产的快速发展,目前氮化钒已作为生产微合金钢最重要的合金添加剂之一。   本文在充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炭黑作还原剂,采用内配碳压块非真空还原、氮化方法开展氮化钒制备的基础研究,为氮化钒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技术支撑。   论文首先研究了五氧化二钒碳热还原过程的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利用热力学计算探讨了不同价态钒氧化物被碳还原的难易程度,即V2O5最易还原,其次是V2O4和V2O3,最难还原的是VO;碳还原V2O3时,优先生成VC而不是VO和金属V;钒氧化物不能与氮气进行直接氮化反应,必须先还原生成VC再进行氮化生成VN;当温度高于1271℃时,氮化生成的VN会转化成VC。通过差热与热重分析可知,V2O5在673℃左右熔化,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度加快;随着温度升高还原速率逐渐增大,在1200℃左右达到最大;在低温条件下,N2与Ar一样只充当了保护性气氛和降低CO分压;在高温下还原氮化同时进行,还原氮化速率在1200℃~1250℃达到最大。   预还原程度受还原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在650℃~700℃预还原2~4h,V2O5已全部转变为高熔点的低价态钒氧化物,而且实际反应过程中V2O5在700℃左右挥发并不大,所以预还原阶段应选择在650~700℃保温。采用N2作氮化剂,温度高于1100℃才能进行有效的氮化,产物中的氮含量随着终还原氮化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当温度在1200℃~1300℃时氮含量最大达到15.3%。但当温度高于1300℃时,产物中的N含量开始下降。同时XRD检测结果表明,终还原温度在1200℃的产物中主要相是VN,终还原温度在1300℃的产物中出现了V4C3,说明高温下发生了VN向VC转化,即温度高于1300℃时,VN不能稳定存在。因此,终还原氮化温度应控制在1350℃以下。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对专职辅导员的工作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职专职辅导员要不断创新工作策略.这样做有利于深化理论理解、总结工作经验,有利于创新方法理念、提升能力水平,有利于培养
自从学生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以来数学问题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进行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时,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出了不适应和吃力,因此,本文进行了解决问题常用方法的研
纳米材料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一直是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纳米材料特殊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等可以在生物分子检测中明显地提高分析与检测的灵敏度和选
玉米醇溶蛋白(zein)静电纺丝材料以其比表面高、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优点,成为有潜力的药物载体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生物医药
卟啉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在仿生化学领域主要是用于作为模拟酶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催化氧气选择氧化饱和烃类、芳烃及其侧链使之功能化。针对目前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收率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课题,语文学科通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各种素质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地
普通大学图书馆的中心任务是为教学提供阅读服务.
素质教育环境下知识的应用、探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分析教学改革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数学意
红细胞变形性是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研究,对于相关疾病的预防与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一种自行开发的基于MEMS和微流控加工技术的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