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近场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全场补偿的自适应光学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适应光学是一种实时测量与像差校正的技术,它适用于大气补偿即校正光在通过大气传输时产生的像差。传统的自适应光学是应用单变形镜补偿光束的相位畸变为主,而最有效的补偿为对相位畸变和振幅畸变的全场补偿,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是实现全场补偿的技术之一。本文以自适应光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现有变形镜器件,提出利用双变形镜系统同时对光束的振幅畸变和相位畸变进行补偿,在实验上验证了基于双变形镜的全场补偿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可行性。论文对双变形镜全场补偿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围绕双变形镜全场补偿自适应光学理论,利用相位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作为变形镜,按照对光束近场场强控制方法的研究、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验证性实验、双变形镜闭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实现这样一条主线展开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全场补偿中的可行性。本文首先介绍了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激光发射系统中的补偿应用,通过仿真模拟了传统单变形镜自适应系统补偿光束相位畸变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单纯的相位补偿并不能使光束畸变得到完全校正,尤其当光束传输距离较远、出射孔径较小、大气扰动强的情况下校正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理论,对光束的振幅和相位畸变同时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证明,畸变光束经过全场补偿后,近场场强得到更好改善,远场焦斑分布更接近衍射极限。其次,在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中要求利用探测到的波前畸变信息对变形镜进行控制,其中如何利用探测到的场强信息获得变形镜所需位相是关键技术之一,从而对光束的近场场强进行校正。本文在传统的G-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相位迭代算法,利用已知激光的出射振幅分布和近场接收平面上需要达到的振幅分布,在光束传输过程中反复相位迭代得到出射场所需的相位信息,然后通过控制变形镜得到该相位,使光束的近场场强分布与所要求的理想场强分布接近,从而达到对光束近场场强的控制。首次设计了一套基于G-S算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光束近场场强进行控制,并在实验上取得良好效果。再次,在全场补偿理论中,主激光到达第二块变形镜时,振幅分布与信标光一致,相位共轭,根据光路可逆与相位共轭原理,主激光达到目标时的场强分布将与信标光一致。为验证光路可逆与相位共轭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该原理,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控制光束近场场强的方法,并率先进行了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光束近场场强的控制,使光束质量得到改善。通过该实验系统首次验证了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光束近场场强控制的可行性。此外,本文设计了一套原理性实验系统对双变形镜技术的校正能力进行验证。实验中没有信标光,而是利用已知信息的像差板,计算出两块变形镜所需的变形量,对主激光进行调制。实现了利用双变形镜对静态畸变波前进行全场校正的实验,对比研究了双变形镜和单变形镜对波前的空间校正能力,并验证了双变形镜全场校正的有效性,显示出了双变形镜全场补偿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校正的优势。最后,根据双变形镜技术对光束全场补偿的理论,本文首次搭建了一套双变形镜闭环实验系统,利用探测到的信标光畸变信息分别对两个变形镜进行控制。利用CCD探测到的振幅畸变迭代出第一个变形镜所需加的面形,利用哈特曼传感器探测到的相位畸变控制第二个变形镜,实现了对波前振幅和相位畸变全场补偿的实时闭环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首套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全场补偿,畸变光波的近场场强和远场焦斑都得到了更好的校正。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工程应用经验。
其他文献
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 AO)是一门研究实时自动改善光波波前质量的新兴学科。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tochastic Parallel Gradient Descent: SPGD)算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变
近年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与调整,仍然处于下滑周期中,国内经济的增长疲软、速度放缓,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提高,随着市场整体经济下行
目的:比较哮喘患者(包括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正常健康人肺功能异同,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价值,确立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CVA最佳的临界值或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地基天文望远镜、星载/机载相机、激光武器、激光通讯和医学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变形镜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微型化是自适应光学系统
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雅尔塔格局,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大国政治、强权政治的产物。它曾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物原则,逐步突破和摆
会议
由于光学平台的结构性谐振以及风吹抖动等因素造成的光轴抖动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若采用常规积分控制器对这种高频窄带的扰动信号进行抑制,收效甚微,而
目的:观察青年男性在湿热环境运动中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核心温度(Tc)、额温(Tf)的变化,探讨并建立青年男性湿热环境运动中Tc的预测公式。方法:选取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此论文为中央戏剧学院外藉留学生用汉语写成的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沈林副教授。本刊分两期全文刊载。  内容提要 :本论文通过分析中国当代导演对西方戏剧经典的舞台阐
自适应光学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光学新技术之一。自适应光学技术使光学系统具备了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实时校正大气湍流等引起的波前动态误差的特征,能够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现实
随着自适应光学系统子孔径和校正单元数的不断增多、系统采样频率的逐步提高,对波前处理机的性能,尤其是系统中数据吞吐能力与延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现有波前处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