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钼基化合物/硫掺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增强能源供给能力迫在眉睫。在众多能量存储设备中,超级电容器以其出色的能量和功率密度而倍受关注。它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因此,对电极材料的选择与优化则成为提高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和循环特性、降低成本的主流研究。在本论文中,我们尝试开发结合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准电容的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其性能,主要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1.以硫脲作为硫源,通过退火法对石墨烯进行硫掺杂,再经水热法将CoMo2S4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到3DSG表面,得到CoMo2S4/3DSG复合电极材料,并对CoMo2S4/3DSG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在KOH和Na2SO4两种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测试探索了复合材料的储能机理与电容性能。由于3DSG与CoMo2S4之间的协同作用,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A g-1时,在6M KOH和1M Na2SO4电解质中的比电容分别为1288.33 F g-1和991.67 F g-1;CoMo2S4/3DSG//3DSG ASC非对称电容器(ASC)在两种电解质中也表现良好。2.探索了3DSG负载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和多孔荷叶碳(PLLC)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了CoMoO4-MoO2/3DSG复合材料,对生物质荷叶进行活化得到多孔荷叶碳,分别将两种材料作为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装置的正负极,对其电容性能与稳定性进行研究:CoMoO4-MoO2/3DSG//PLLC ASC器件在801.0 W kg-1的功率密度下的能量密度高达58.6Wh kg-1;两个串联的ASC装置当功率密度884.4W kg-1时可提供178.6Wh kg-1的能量密度。另外,经过50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仍能保持初始值的92.3%。3.通过简单的水热程序结合高温退火,在硫掺杂石墨烯骨架上形成的超薄MoS2纳米片/MoO2纳米晶体(MoS2-MoO2/3DSG)复合纳米材料。该材料充分利用了MoO2纳米粒子的高比电容以及二维MoS2纳米薄片便捷的离子传输通道,表现出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和稳定性: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1709.2F g-1,并在10000次循环后保持原始电容的94.6%。同时,制备了纳米花状的FeS2/3DSG电极材料,将其作为负极,与正极MoS2-MoO2/3DSG复合材料组装为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装置的工作电压可达1.7 V,且在683.94 Wkg-1的功率密度下显示出87.38 Wh kg-1的超高能量密度,进一步展现了新型掺杂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煤炭火灾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给国家财产和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为防止煤炭自燃,国内外主要采用注浆、注惰气、注凝胶、喷洒阻化剂等方式灭火,这些技术有优势但只存在各自的适用条件。为保证灭火和充填效果,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阻化性、流动性、渗透性,既保证采空区火区治理效果又提高空巷充填后的整体接顶效果、增强围岩强度,对上覆岩层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无机固化泡沫材料由于其反应过程不发热、耐火、有合适支撑强度、经济
近年来,柔性及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兴起,激发了人们对灵活、可形变储能装置的迫切需求。柔性超级电容器(SC)是一种高效、实用、环保的“绿色”储能装置,具有污染小、环境适应力
针对当前软土地区的基坑规模越来越大,且深大基坑工程大多紧邻敏感的建(构)筑物的现状,从而对变形控制要求越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周边环境,深大基坑的支护结构除了需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呈六角蜂窝状结构的二维纳米晶体。由于其特殊的二维结构,产生了极其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质,在电子器件、储能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探索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地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大的研究兴趣。经过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了一系列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以及化学气相沉
目的:芒果作为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以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而在农业生产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南地处热带,发展优势明显,已是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区,芒果产业已成为
钢筋锈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劣化将会影响到结构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适用、经济和耐久等要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腐
席曼诺夫斯基是20世纪初波兰最著名的作曲家,他被称为“波兰现代音乐之父”。这套钢琴前奏曲op.1是席曼诺夫斯基创作于1899-1900年间,一共包含九首前奏曲,是他最早正式出版的作品,对于席曼诺夫斯基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作曲家生平简介和作品背景的介绍,以及演奏分析,更深入的了解前奏曲op.1的创作技法与演奏特点。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大多数是集中经营,牧场面积较大,圆捆机和小方捆打捆机已不适应市场需求。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为牧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当量比燃烧成为国六天然气发动机的主流燃烧技术。不过,天然气的燃烧温度高,当量比燃烧会导致缸内热负荷和排气温度高。较高的缸内热负荷会增加天然
EB病毒(EBV)为线性双链DNA(dsDNA)病毒,主要潜伏感染B淋巴细胞,人群普遍易感。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等。血清学检测是临床诊断EBV感染的常规手段,但该方法检测率低、假阳性结果高。核酸分析兼具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临床检测病毒核酸可及时反映病毒感染以及病毒复制情况,目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是EBV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