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蒟蒻薯‘千手观音’是一种花色黑亮、叶花共赏,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切花新品种。本研究对其光合与蒸腾特性进行研究,以获得商品化栽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
对药翦薯‘千手观音’设置不同遮荫处理、不同加温处理和不同栽培基质处理,并进行单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值的测定,为蒟蒻薯‘千手观音’的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设施栽培中出现的三种不同表型也进行了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率的研究,为以后的品种界定和更深入的遗传特性研究提供依据。
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蒟蒻薯‘千手观音’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22μmol.m-2.S-1和1066μmol.m-2.S-1,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药翦薯‘千手观音’不同生长期、不同季节净光合速率都表现为双峰曲线。蒟蒻薯三个表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不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影响蒟蒻薯‘千手观音’的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叶温、气温和水汽压差、大气CO2浓度和PAR;影响药蒟蒻薯褐花褐茎的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气温、叶温、水汽压差、大气CO2浓度和PAR;影响蒟蒻薯绿花绿茎的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叶温、气温、水汽压差、大气CO2浓度和胞间CO2浓度;影响蒟蒻薯黑花绿茎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大气CO2浓度、叶温、气温和气孔导度。
蒸腾特性的研究表明:蒟蒻薯‘千手观音’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花期蒸腾速率平均值为17.3358μmol/mmol大于生长期蒟蒻薯‘千手观音’的水分利用率平均值。3月的平均蒸腾速率远远大于12月的平均蒸腾速率。蒟蒻薯三个表型的蒸腾速率曲线不同。影响黑花蒟蒻薯蒸腾速率变化的因子主要是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影响蒟蒻薯褐花褐茎的蒸腾速率变化的因子主要是气孔导度、湿度;影响蒟蒻薯绿花绿茎蒸腾速率变化的因子主要是气孔导度、叶温、气温;影响蒟蒻薯黑花绿茎的蒸腾速率变化的因子主要是气孔导度、湿度、胞间CO2浓度和气温。
水分利用率的研究表明:蒟蒻薯‘千手观音’一天中平均水分利用率为12.071μmolCO2/mmol H2O,花期的水分利用率大于生长期的水分利用率。蒟蒻薯不同表型的水分利用率有很大不同,排序为:褐花褐茎>绿花绿茎>黑花绿茎。
不同遮荫处理研究表明:82%遮荫有利于蒟蒻薯‘千手观音’的生长。
不同加温处理研究表明:在生长停滞期,对蒟蒻薯‘千手观音’进行不同加温处理,有助于开花。
不同栽培方式研究表明:地栽药翦薯‘千手观音’的生长量和生理指标都优于盆栽蒟蒻薯‘千手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