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自然保护区作为当前保护资源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日益受到重视,保护区数量也迅速增长。在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关注下,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区的经济价值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估,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研究与保护利用水平,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和政府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自然保护区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使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价值评估方法,针对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分析海峰自然保护区的价值构成,选取适合海峰自然保护区特点的各种价值评估方法,尝试建立海峰自然保护区的价值评估体系。
海峰自然保护区位于曲靖市沾益县西部,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定量分析为主兼顾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社会和流域特征,在对保护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角度对其经济价值进行分析,运用市场价值法、生态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炭税法、替代成本法和条件价值法等方法,分别对海峰自然保护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目前非使用价值(包括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进而得出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总经济价值,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评估结果表明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价值为14695.61万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价值为4189.9万元,占总价值的29%;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为1868.87万元,占总价值的13%;间接使用价值为8186.84万元,占总价值的55%;目前非使用类价值为450万元,占总价值的3%。间接使用价值在保护区总价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说明保护区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服务效能,对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出了很大贡献。
由于各项参数和CV调查结果的随意性较大,评估结果难以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只能代表一种趋势,并不代表保护区的实际价值。保护区的经济价值实际上是不可估量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保护区的建设,其经济价值是一个动态变量,它的价值也是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