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155区长6储层属源储接触性油藏,受控于沉积、成岩、成藏等地质作用,储层局部区域存在高阻产水的现象,利用常规图版无法进行油水层识别。本文分析了研究区的油水层特征及电性异常产层,利用微元网格区域图版识别法、视电阻增大率法、双系数交汇图版等方法,结合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对研究区的油水层进行识别,并对各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大大提高了油水层的识别精度,解决了研究区油水关系复杂问题。同时取得了以下认识:(1)白155区长6期地层稳定,主要发育近碎屑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储层填隙物成分总体以绿泥石为主,颗粒粒级以细砂为主,分选中等,孔隙式胶结,面孔率整体偏低,孔喉类型以小孔微细喉为主;储层敏感性整体表现为弱速敏、弱水敏、弱~中等酸敏,润湿性整体表现为偏亲油,油水相对渗透率较低,油水两相共渗带范围相对较宽。(2)研究区长6储层属源储接触油藏,储层孔隙结构、胶结程度、流体成分等微观因素存在差异,非均质性较强,使得油气运移时,选择性充注主砂带高渗储层,低渗储层油气充注程度低、地层水残留,导致干层电性特征产层压裂后产束缚水。(3)根据试油成果,结合地质认识,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方法在全区进行油水层识别,并针对各区域建立了油水层识别标准。并对各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大大提高了油水层的识别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