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大鼠不同程度肝切手术创伤中血淋巴细胞HSP70 (Heat Shock Protein, HSP70)的表达水平,血皮质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分析HSP70与肝功能的状态及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CRP表达的关系;探讨HSP70在手术损伤后对肝脏可能的保护作用,以及与其他应激反应的联系;研究机体应激反应对自身的保护作用。方法:1.动物模型建立: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对照组(G0组):大鼠不作任何手术处理;(2)实验组分别为:①轻度创伤组(G1组):大鼠肝脏左外叶切除组;②中度创伤组(G2组):大鼠肝脏左外叶和右叶切除组;③重度创伤组(G3组):大鼠肝脏左外叶、右叶和乳头叶切除组;每组船100只,在5个时间点进行分批处理大白鼠(每时间点均为20只),每组大鼠在同样的环境中饲养,不同组间及时间点间大鼠体重、年龄无差异。2.指标检测:分别采取对照组和手术各组术前12h、术后2h、12h、24h、48h血液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淋巴细胞HSP70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及CRP,发光分析仪检测血皮质醇。结果:1.采用SD大鼠肝叶切除术成功建立不同程度手术创伤模型,轻度创伤组大鼠存活率为97.5%,中度创伤组存活率为95.0%,重度创伤组存活率为91.3%,组间差异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为研究手术创伤对机体影响建立了动物模型。2.手术创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的含量随着时间逐渐上升,术后12h达高峰(P<0.05),后逐渐下降,至48h仍高于正常组水平;除术后24h中度及重度创伤之间无明显差异外(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上HSP70表达量随创伤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3.手术干预术后各组大鼠血AIT水平均有升高趋势,术后2h出现较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24h各组血ALT水平均达到高峰(P<0.05)。后随着时间推移各组ALT水平逐渐下降。在术后2h、12h及24h时间点上随着创伤程度的加重,血ALT水平依次升高(P<0.05)。手术干预后轻度创伤组各时间点血TB较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重度创伤组手术干预后随着时间推移血TB水平有升高趋势,术后12h出现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时达到高峰(P<0.05),后2组血TB水平逐渐下降。在术后12h及24h时间点上随着创伤程度的加重,血TB水平依次升高(P<0.05)。4.手术干预后各组大鼠血皮质醇水平迅速均升高,术后2h各组血皮质醇水平即达到高峰(P<0.05)。后随着时间推移各组皮质醇水平逐渐下降,但至术后48h各组血皮质醇水平仍较高于正常组(P<0.05)。在术后2h、12h及24h时间点上随着创伤程度的加重,血皮质醇水平依次升高(P<0.05)。5.手术干预术后各组大鼠血CRP水平持续升高未见下降。术后48h各组血CRP水平均达到高峰(P<0.05)。各时间点上随着创伤程度的加重,血CRP水平依次升高(P<0.05)。各组在各时间点血CRP水平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6.各手术创伤组各时间点淋巴细胞HSP70与肝功能指标存在一定关联性:术后各创伤组随时间进展,淋巴细胞HSP70与血ALT水平变化均存在正向相关(P<0.05),而各时间点上不同创伤程度淋巴细胞HSP70与血ALT之间未见明显关联性(P>0.05)。术后各创伤组及各时间点淋巴细胞HSP70与血TB水平变化未见明显关联性(P>0.05)。各手术创伤组各时间点淋巴细胞HSP70与血皮质醇、血CRP显示出了较强的关联性:在术后各时间点上除术后2h时不同创伤程度淋巴细胞HSP70与血CRP无明显关联性外,术后各时间点上不同创伤程度淋巴细胞HSP70与血皮质醇、血CRP均高度正向相关(P<0.05)。结论:1.不同程度手术创伤后,血淋巴细胞HSP70即表达,且随创伤程度增加而升高。同时HSP70和肝功能指标有部分关联性,提示其可能抑制肝功能的恶化,对机体器官有一定保护作用。2.在术后大部分时间点在不同程度创伤中,随着手术创伤程度的增大,血淋巴细胞HSP70水平与血皮质醇水平血CRP水平有明显关联性,提示HSP70与GC、CRP在应激反应中存在一定联系,可能存在一定协同作用,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