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农杆菌介导WIN1基因转化烟草及其转基因外植体培育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转基因植物在很多领域的研究推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转化方法一般是通过土壤农杆菌系统、植物病毒系统和DNA直接导入法这三种方法进行。土壤农杆菌转化系统包括Ti质粒转化系统和Ri质粒转化系统。Ti质粒转化系统又包括共和载体系统和双元载体系统。根癌农杆菌转化方式有多种,如活体接种法、共培养转化法、叶盘转化法等。植物病毒载体系统一般包括单链RNA植物病毒载体系统、单链DNA植物病毒载体系统和双链DNA植物病毒载体系统。DNA直接导入法通常分为化学物质诱导法、电穿孔法、脂质法、微注射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转基因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转基因植物检测方法有三类:整合水平上的检测、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和表达水平上的检测。整合水平上的检测通常有PCR检测、Southern blot检测和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等;转录水平上的检测通常包括RT-PCR检测、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等;还有表达水平上的检测通常包括组织化学染色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荧光蛋白检测、ELISA检测、叶片涂抹除草剂检测和叶片退绿检测等。   2004年Broun等第一次克隆出WIN1基因与蜡质代谢过程中蜡质基因表达密切相关,本实验通过转基因技术将WIN1基因导入烟草K326,改变其角质膜厚度和成分,以此来提高烟草K326抗旱、抗病和抗寒等性能。该项研究结果不仅对认识和揭示植物角质膜的结构功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和培育抗逆性强的优良植物品种以及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从野生型拟南芥花蕾中提取总RNA扩增成WIN1基因,以载体PBI121为中间载体构建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HN1/WIN1,最后将本实验室构建成功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HN1/WIN1作为转基因载体,运用根癌农杆菌转化法中的叶盘法将目的基因WIN1转入烟草k326中,在转化的不同阶段筛选出四种最佳培养基对转化后外植体进行培养:(1)烟草叶盘共培养培养基T1:MS+1mg/L6-BA+0.1mg/L NAA;(2)烟草滤菌培养基T2:MS+1mg/L6-BA+0.1mg/LNAA+500mg/L Carb;(3)烟草筛选培养基T3:MS+100mg/L Kan;(4)烟草继代培养基T4:MS+80mg/L Kan+300mg/L Carb。   本实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WIN1基因导入烟草K326中,改变了烟草k326染色体基因组序列,然后通过PCR、RT-PCR检测方法对转基因烟草k326一代进行检测,最终得出WIN1基因已成功导入烟草K326,获得了转基因烟草K326一代品种。
其他文献
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基因组成陆生植物中最大的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PPR基序由35个简并氨基酸序列串联阵列形成,并且通过序列特异的结合发挥修饰DNA或RNA的功能,大多数高等植物PPR基因定位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其功能主要是调节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些PPR蛋白的C-末端存在额外的结构域,最普遍的就是E和DYW结构域,也包括一些DNA或RNA链接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
本文以TiCl4、Ba(OH)2·8H2O、NH3·H2O和NaOH为原料,乙醇、水及其混合液为溶剂,分别采用两步沉淀法、超声化学法和溶剂热法在较温和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14~160nm的立方相BaTiO3
本文以含氟基团标记的不同聚合度PMMA为对象,研究PMMA薄膜活性层厚度的分子量依赖性,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实验证明聚合物薄膜表面活性层厚度具有分子量依赖性。这可能与分子链
  乳液-溶剂挥发法是制备聚合物胶体微球的一种常用方法,嵌段共聚物受限于乳液液滴中通过自组装能形成具有各种特殊纳米结构的胶体微球.改变共聚物的链长或调节水相中表面
会议
在众多煤化工工艺中,煤热解能够将低阶煤分质利用,生成煤焦油、粗煤气及焦炭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资源,然而低阶煤在热解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废水,给后续处理工段造成较大的压力,
  细菌纤维素(BC)的3D网络结构,高吸水性,保湿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能使其在生物医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2]。本研究利用SEM研究BC的结构,种植成纤维细胞(NIH
会议
  离子特异性效应对聚电解质刷的相关性质至关重要。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椭偏仪联用技术,我们研究了两性聚电解质刷和强聚电解质刷体系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研究表明,两性
会议
本文筛选了一种适合于PAN的结晶性稀释剂体系—二甲基砜(DMS02),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与PAN的热致相分离机理,并用于PAN多孔膜材料的制备、调控及其炭化应用,以期拓展PAN分离膜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