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百合鳞茎打破休眠和低温冷藏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但在我国的切花栽培和种球生产尚属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鳞茎打破休眠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和低温冷藏关键技术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自繁的东方百合(Lilium‘Oriental Hybrids’)主栽品种‘索蚌’(Sorbonne)、‘西伯利亚’(Siberia)为试材,结合实践,对目前国内东方百合商品种球生产的整个采后处理过程及低温贮藏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收获时间、不同品种和不同温度冷温处理,对百合鳞茎打破休眠和低温冷藏过程中的鳞茎形态变化和养分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百合鳞茎采收后的清洗、分级、包装及冷处理打破休眠是长期冷藏前的重要工作。 2.低温贮藏过程中介质选择和消毒方法对百合种球质量及长期贮藏起重要作用。筛选出泥炭与锯末均是优良百合冷藏介质,介质的蒸气消毒效果明显优于药液消毒。 3.贮藏介质含水量40~60%有利于保持百合鳞茎保持新鲜饱满状态,对于泥炭为介质,含水量宜50%。 4.通过形态观察比较,明确了百合鳞茎在低温打破休眠期间,其新芽不断伸长,当新芽距离鳞茎顶部小于1cm时,或幼芽生长点位于种球直立高度的2/3处,可认为是鳞茎打破休眠的形态指标。 5.在5℃冷处理过程中,‘索蚌’和‘西伯利亚’的鳞茎中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急剧增加。低温贮藏初期的40d,尤其是前10d,是鳞茎内物质变化最为活跃的时期。 6.比较在2C°、5C°、8C°冷藏条件下‘索蚌’鳞茎打破休眠的形态与养分变化,近一步证实了打破休眠的形态指标,发现百合鳞茎冷藏过程中其鳞片和基生根含水量变化不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1.引种和筛选 以气候相似理论和协调统一原则为指导,引种宿根花卉41种(81品种),经栽培驯化和适应性观测,筛选了36种(70品种)适应我国华东地区的宿根花
园林植物多进行保护地栽培,高温高湿的局部小气候使园林植物更容易感染多种病害,而一旦染病则会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一方面,园林植物抗病育种
在全面学习和总结国内外有关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评估方法的比较,笔者认为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是目前国际和国内森林游憩资源价
天女木兰(MagnoliasieboldiiK.Koch)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其种子资源日趋濒危。同时天女木兰育苗技术复杂,繁殖难度大,特别是用种子繁殖速度非常慢。因此,本文以天女木兰种子
细根死亡和分解是林地土壤中C和养分的重要来源,研究细根分解是准确估计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关键,并有利于深入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文以东北地区17年生水曲柳(Fra
孩子虽然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知识经验,但却可能更富有想象力,因为他们更少有固定的“答案”与“思维模式”。想象力成长所需要的土壤是宽容的、放松的、自由的与多样的。因此,如果孩子对一个你早已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思考时,请允许他的“奇思妙想”。例如:  妈妈正在做包子,5岁的小女儿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女儿忽然提了一个问题:“星星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说:“你想想看”。  女儿出神地注视着母亲
本研究于2003~2004年在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温洋村进行。通过定点定期连续采样,结合实验窒化学测试,研究了锥栗在受害、非受害两种情况下不同锥栗品种叶片、韧皮部中次生物质含
  本文根据当前森林经营的周期性、动态性、地域的辽阔性、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模拟技术,以矩阵模型为基础,建立林分生长动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