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围岩不均匀条件下的隧道仰拱受力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exien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时效性,公路铁路建设网逐渐扩大至偏远地区,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工程难题。我国西北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复杂,隧道建设在此地形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道路的隧道占比也越来越高,由于围岩条件的复杂性和时空变异性,隧道施工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病害问题,仰拱底鼓、开裂破坏便是其中之一。仰拱对于隧道整体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承受多方面的荷载,受力情况复杂多变,因此经常出现病害问题而影响工程安全,这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针对不均匀围岩情况下仰拱受力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案例,提出了仰拱破坏模式的分类方法,利用MIDAS软件进行了四种工况的数值模拟,并且对围岩横向不均匀情况下的隧道采用不对称支护措施进行治理,并分析其可行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整理总结了几座典型隧道仰拱破坏案例,在引起仰拱破坏的因素中,围岩性质变异引起的不均匀性是重点之一;在现有仰拱破坏模式的分类基础上,从仰拱破坏主导因素出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破坏,并基于仰拱受力类型,又将其细分为拉-弯破坏、弯-剪破坏、拉-剪破坏,分析了各种破坏模式对应的围岩条件。(2)建立围岩纵向不均匀模型,对比分析了Ⅳ级、Ⅴ级围岩中仰拱位移、受力特点。软岩段中隧道沉降位移和仰拱隆起位移均大于硬岩段,并且两段位移差随着围岩级别的增高而增大,仰拱中心位置与两侧的位移差会影响仰拱的破坏模式;软硬岩交界面是比较危险的截面,仰拱拉应力在此处突增,塑性区也明显增大。(3)通过围岩横向不均匀模型,分析了软硬岩两侧围岩压力、塑性区和横截面上仰拱隆起位移、应力变化。根据最大主应力和塑性区的横向变化规律,讨论了仰拱容易产生裂缝的位置和破坏模式,中心线两侧3.6 m处为易损部位。(4)针对围岩横向不均匀的情况,建立不对称支护的数值模型,对比支护前后围岩变形、底部围岩塑性区和仰拱位移、受力,验证了不对称支护的可行性,该种支护方式在控制围岩、仰拱位移,改善仰拱受力有显著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致瘘因素和特点,总结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3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及
能源问题一直是各国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它影响制约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随着世界能源的匮乏,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将会承受着巨大的能源压力。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目前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加入。但依据《“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数报告》,大部分的沿线国家的工业发展弱后,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前中期,对能源的需求极高。因此多数沿线国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处理好能
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的硬件条件和人工智能理论的飞速进步,使得单体无人机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实现了从单机智能到协同智能的跨越式发展。在实际应
大气阻力是作用于低轨卫星上的最大的非引力摄动,会影响到卫星的任务规划和寿命设计、轨道和再入预报以及碰撞预警,提高大气阻力的计算精度对于提高卫星的应用效率具有重要作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地区分布最广的国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路网得到不断地完善,其中已修建的岩溶隧道也越来越多,在长期岩溶水压作用下运营岩溶隧道的病害问题也日益
红黏土水分蒸发并产生收缩裂隙,会导致土体的渗透性增强、强度降低,容易引发边坡失稳、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灾害。深入研究土体水分蒸发及开裂特性有助于相关工程问题的预防和处
近些年来微电网作为能源革新的载体,发展迅猛,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极大关切,这是由于微电网是洁净环保,灵活可靠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一种高效率组织载体。
回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重要的宗教建筑,对回族穆斯林有着重要
随着太阳热能研究的发展,有机朗肯循环越多越多的应用于太阳热能领域,但尚未用于低温热领域。本研究的重点是两种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和参数研究。此外,进行火用和能量流分析以改善设计并提高能量利用率。在这项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以下成果。1)用Aspen Plus软件优化有机朗肯循环的各组分。2)用Aspen Plus v10软件对两种不同的配置(ORC和RORC)建模。两种模型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进行模拟
[目的]明确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MT-12)动物体内局部用药对膀胱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在动物试验中验证MT-12抑制移植瘤生长的可能机制和安全性,进一步评估MT-12应用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