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多相流相含率超声测量机理与方法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相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保、医药领域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于单相流体,多相流具有时空非均匀性分布的相间界面、响应非线性、相间相对速度、相间滑脱等流动特征,对其参数的准确测量仍然是检测领域的挑战性课题。随着科学进步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准确获取多相流流动参数,进而实现复杂工业过程的有效控制,对保障多相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
  多相流各相含率是表征多相流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实现相含率的准确测量,从超声波在油气水多相流典型流型中的传播机理出发,研究超声波在多相介质中的透射以及复散射现象,提出了基于超声衰减和渡越时间机理的油气水多相流相含率预测模型,建立了相应的超声技术测试方法与系统,实现油气水多相流相含率的准确测量,改善了超声测量响应非线性并且拓宽了测量方法的应用范围。论文的主要研究包括:
  (1)在多相流现象、流动参数及主要测试方法国内外已有研究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超声测量技术在多相流流动参数测量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超声波方法在实现油气水多相流相含率测量时,响应非线性及测量范围受限的问题,提出从研究超声波在不同状态油气水多相流中的衰减特性和传播机理出发,通过建立相含率机理预测模型的方法,以实现油气水多相流相含率测量的研究方案和思路。
  (2)针对超声传感器应用于油水两相流相含率测量问题,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在分析油水两相流超声波敏感场分布特性的基础上,对超声换能器的发射频率和功率范围进行综合分析和选择,确定研究中所用换能器的最佳频率特性及结构尺寸,以此为依据进行换能器加工和安装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针对油水两相流中相分布及典型流型中相含率变化对超声波衰减的影响问题,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通过对油水两相流中的水包油核心流、油水分层流和离散相均匀分布的油水分散流等,不同油相含率条件下的超声波衰减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超声衰减随两相流相含率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多相流装置实验测试结果,对非乳化油水两相流中超声的透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超声衰减同时受油水两相流相含率、相位置分布、流型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且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
  (4)以液滴形式分散分布的油水两相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超声波与多相流体相互作用,以及超声波在多相流中的衰减机制和传播机理的分析,建立包含引起超声衰减的散射、吸收和扩散等三种传播衰减特性的机理模型,解决超声衰减系数与相含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问题。
  (5)基于超声衰减机理模型,结合油气水多相流超声测试实验数据,分别建立油水两相分层流和分散流相含率预测模型;将两种流动状态下的预测模型进行联合,确定模型的修正参数。并在多相流实验装置上开展流体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表明所建立的相含率预测模型,基本满足实际测试的要求,扩大了相含率测量的范围。
  (6)针对油气水三相流相含率测量问题,从水平流动过程中,气、液两相的实际分布出发,利用超声在气液界面反射的超声渡越时间计算液面高度;根据超声衰减预测反射路径中的油相含率;建立了三相相含率计算方法和预测模型,实现基于透射衰减和渡越时间的油气水三相流相含率的测量。油气水分层流、塞状流与弹状流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超声衰减机理预测模型在三相流条件下的适用性,所采用的方法与建立的模型可准确获得气液分界面的高度和气塞位置,以此计算油气水三相流中油、气、水相含率。
其他文献
直接空气捕集(DAC)等新兴负碳排放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托底技术保障,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的特性,归纳总结了胺功能化无机材料和聚合物、金属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多孔材料等痕量二氧化碳捕集性能,初步分析了负载方式、载体结构等与吸附容量和动力学的关系。浅析了该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能耗和性能方面对捕集材料和技术的研发提出了以下建议:相较于物理吸附材料,胺功能化材料
学位
学位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焦点话题。2020年,中国实现了对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在新媒体时代,YouTube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媒体平台,无疑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最佳平台之一。本论文运用八爪鱼采集器,在YouTube平台上以"中国脱贫""中国扶贫""中国农村""中国乡村"等为关键词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短视频的视频播放量、点赞数和评论数等数据,分析研究中国脱贫攻坚短视频在YouTube平台
学位
学位
学位
危险气味/气体泄漏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当泄漏事件发生时,快速、准确地定位泄漏源头至关重要。为了提升气味源定位效率、保护人员安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开始研究使用气味嗅探机器人自主地搜索气味源,即机器人主动嗅觉。  机器人主动嗅觉领域现存一个共性问题是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表二维平面的气味源搜索,然而气味扩散现象是三维的,常导致地面机器人气味信息获取乏力。另外,现实地表环境(如灾后现
学位
定位技术是无人驾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定位方式主要基于GNSS组合导航系统,但GNSS严重依赖外部信号,在GNSS拒止场景下(山地,隧道,峡谷等)无法实现定位功能,不满足自动驾驶定位需求。基于单目相机和IMU(惯性测量单元)的SLAM(同步定位与建图)系统具有不依赖外部信号、计算量小的优势,对无人车的定位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围绕“视觉-IMU”融合的SLAM系统在无人车平台的应用,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