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其犀利的观点,幽默通俗的表达和多重主题的写作方式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她的著作包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科幻小说、以及回忆录等等,其主题几乎涵盖了二十世纪所有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对两性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于受到其独特的非洲生活经历和丰富阅历的影响,她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裂缝》发表于2007年,是通过一位年老的罗马议员之口重新讲述人类起源的长篇寓言故事。作为颠覆传统思想观点的文章,《裂缝》引起了广大学者从不同视角的探讨。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诗学中的脚本-图式理论,阐述《裂缝》的主题,剖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认知诗学这一理论来凸显文章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的,进而体现文章和谐统一的主题。认知诗学是建立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美学、哲学等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将语言学、美学等与文学分析相结合的新的诗学。与传统诗学不同的是,认知诗学关注文学阅读与读者接受的过程,继而提供一种方式,反映读者和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阐释,并讨论这些阐释是如何在语篇组织中体现的。从而,它从认知的角度对脚本、图式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重新评价,从而使读者对文学作品有新的思考。在认知诗学中,“脚本”是指从人们记忆中提取的,用以帮助人们理解话语的概念结构。而与“脚本”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图式”,“图式”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根据个人的认知,通过对单个话语或整个文本中不同信息的解释,来阐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在“文学图式”中,图式可分为三类:世界图式,语篇图式和语言图式。世界图式包括那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图式,语篇图式是指世界图式是否按我们所期待的那些结构和顺序呈现给我们,而语言图式是指某一对象是否按照我们所期待的语言结构和风格被描述。虽然处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图式在整个文章中的关注点不同,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递进的。偏离作为凸显文章主题的方式,成为了认知诗学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它常常通过陌生化和其他偏离的写作技巧,来解构读者的传统认知,挑战读者固有的知识结构,进而激发读者探讨文章主题的积极性。偏离可分为文体学偏离和修辞学偏离两大类。文体学偏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文本,而修辞学偏离理论关注于交际话语中的语音、语义及语法的偏离。因此,在脚本-图式理论中,世界图式和文本图式中的偏离属于文体学偏离理论,而语言图式中的偏离属于修辞学偏离理论。本论文试图通过脚本一图式中的偏离理论,探讨男人与女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父权社会传统观念和极端的女权思想的不满,进而反映作者对两性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解读。对于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本文意在说明造成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源是两性之间生理及心理的差异,而不是两性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因此,男人和女人不应该通过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体质来压制或改变对方,而是应该直视他们之间的不同,进而在相互包容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对于人类与自然,人类应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有平等的生存权,自然万物之间是相互依赖,存亡与共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友好对待其他物种,从而建立和谐共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