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家系的分子诊断并临床分析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胎儿骨骼疾病为少见疾病,尤其是同时合并有短肋、胸廓狭窄、短肢的胎儿骨病。而且胎儿骨骼疾病在产前较难单纯通过超声明确诊断,因相似表型的骨病可能有不同的致病基因及不同的疾病所致,因此胎儿骨骼疾病的产前诊断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难点。近年来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不断揭示疾病病因,使得临床医师对这些有相似表型的罕见病从致病机制、基因等层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研究目的】本文意在通过一个罕见的胎儿遗传性骨病家系: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的家系病例,就其分子诊断及临床分析,检索相关文献并复习,结合病例,系统地了解、认识这种类型的胎儿骨骼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超声诊断、基因的产前诊断及其研究进展,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研究方法】收集该家系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分子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中英文有关于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疾病的详细报道的相关病例或文献,系统复习、探讨这类疾病的临床特点、产前诊断、致病机制及基因、研究进展。【结果】1.病例资料:该家系中孕妇既往有胎儿致死性骨骼发育不良的不良妊娠史,第三次妊娠产前超声再次提示胎儿短肢、胸廓狭窄,股骨长/腹围为0.14,考虑为致死性发育不良而引产。引产后行针对遗传性骨病的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检出胎儿携带DYNC2H1基因的一个纯合突变c.4267C>T(p.Arg 1423 Cys);通过Sanger验证,孕妇夫妻双方均检出DYNC2H1基因的c.4267C>T杂合子突变携带,通过生物信息分析验证其致病性。因此,结合基因结果、胎儿超声及产后影像学等,此病例先证者最终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2.检索的病例、文献中,中文文献共检出2例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的病例,2例短肋多指综合征,38例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英文文献检出2例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的病例,12例短肋多指综合征(I、II、Ⅲ型),因故不能统计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这3种疾病均表现为短肢、短肋、胸廓发育不良,但纵观所有病例,国内文献所提供信息有限,比如缺乏患儿的详细检查结果、查体等,而且鲜少进行进一步的基因检测等明确病因,因此病例均未分型;国外文献大部分较为详细,包括患儿或胎儿的产前、产后、超声、放射学、尸检或基因检测等结果均较为详细,因此疾病的分型有理有据。【结论】1.本文报道了一个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的家系,分析从先证者的临床表型——短肢、短肋、胸廓发育不良,到分子诊断——基因检测发现DYNC2H1基因突变,且为罕见的DYNC2H1基因纯合子突变,再到遗传规律——先证者父母为表型正常的DYNC2H1基因杂合子突变携带者,符合此疾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此明确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2.随着外显子测序这些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纤毛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医师进一步认识短肋不良胸廓发育不良这类罕见胎儿骨骼疾病。明确的基因诊断有助于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信息并指导下一次妊娠。
其他文献
异常汉逊酵母具有高产乙酸乙酯的能力,且在较高温度的下具有较强的发酵力和酯化力,是酿造工业中的主要生香来源,同时也是常用的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用于离子注入介导的转基因研究。本研究使用PacBio三代测序技术对离子束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Ar_Han0458及其原始菌株As2340进行了基因组de novo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组结构与组分、基因功能、系统进化等方面开展了低能离子注入前后的异常汉逊
抱怨是交际者向某一事件或事物表示不满的言语行为,它广泛存在于日常交际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交际者的心理状态,属于表情类言语行为。近年来,学界虽然对抱怨言语行为展开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深度、肌松效应和血药浓度的影响,评价含有麻醉药成分的自体血回输对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并探讨其
研究背景:高原病(high altitude disease,HAD)是由高原低压缺氧引起的一种高原特发性疾病,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两大类。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缺氧诱导的炎症反
寒暄语是中国人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虽然不以传递信息为目的,却在促进会话和谐、维系人际关系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俄罗斯留学生来说,带有中国文化特
细胞是构成器官形态的基本单位,植物器官的形成需要经过细胞增殖、组织分化等过程。拟南芥花瓣具有调节授粉和光反射等功能,在生殖器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相对根、下胚轴和子叶来说,花瓣形态建成的机制研究极为少见。拟南芥ANGUSTIFOLIA(AN)是与哺乳动物中C-末端结合蛋白/蛋白转运抑制剂A-ADP核糖基化底物(CtBP/BARs)同源的蛋白,同时AN的工作机制目前尚不清晰。拟南芥中AN的突变体
目的:骨关节炎患者接收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易伴发慢性疼痛、焦虑和抑郁状态等并发症,疼痛情况与情绪状态之间有着极其重要和复杂的关联。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多
目的:如何提高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一直是脊柱外科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需求日益突出。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增
在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成熟之势的冲击下,强调以提供服务而非软件的SaaS服务模式不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界都将是大势所趋。伴随着S
背景与目的:EphA7是在机体正常功能活动中起着关键影响的膜蛋白,其经常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在细胞膜,但它在骨肉瘤中起着何种作用,还未被进行相关研究。因此本实验采取测定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