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B模型下人物型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结构特殊、内涵丰富且通俗易懂等特点而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研究者意识到仅仅从静态形式结构解释或动态的认知过程剖析歇后语都无法充分地揭示其本质。因此,学者们尝试将静态的分析模型和动态的认知模型结合建构互补理论分析框架,从而全面地探索歇后语的认知生成机制及语义建构过程。蒋向勇,周京励等人从概念整合理论(简称:CBT)及关联理论(简称:RT)角度解释歇后语的理解过程,但未建立封闭的语料库并且具体的认知操作过程存在模糊现象,因此其研究中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张苏亚从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及事件域认知模型(简称:ECM)构建事件域关联整合模型(简称:ERB),探究动物型歇后语的认知机制,其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语料选择人物相关歇后语,因为探究人对语言形式建构的认知过程,首先要选取能反映人最基本认知的语料,因为人的基本认知规律是人首先通过认识自我进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其次,采用ERB模型分析的过程相对简化,该模型中采用了关联理论,但作者未详述关联理论在歇后语分析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同时,作者采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语义生成过程分析相对简化;此外,作者对谐音型歇后语的语义建构过程未能给出解释方案。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拟采用ERB模型对人物型歇后语进行解析,通过对人物歇后语的认知动因、推理逻辑、动态意义生成过程等的分析,从而揭示歇后语动态的认知生成机制,并通过对汉语人物型歇后语封闭语料分类、统计和分析,概述其建构中最基本的整合网络类型。作者拟从温端政编写的《中国歇后语大辞典》中选取人物歇后语1554个建立了封闭的语料库,以ERB为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研究。根据福柯尼耶及特纳所提出的整合网络类型将其分为五类并进行详尽剖析。同时,基于歇后语分类及数据统计,对人类建构歇后语中最基本的整合网络类型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
  本文运用ERB模型为理论框架对人物歇后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解析。一方面,通过三种理论的结合进行分析,明晰了人物歇后语建构中的思维过程,因而能全方位、深层的描述人物歇后语;验证了三大理论(CBT, RT and ECM)对人物歇后语认知语义生成机制分析有很强的阐释力;另一方面,ERB模型为汉语中其他语言现象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通过对1554人物型歇后语的语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66.80%的人物歇后语由简单整合网络实现。因此,在人物歇后语的语义生成过程中,简单网络是最基本的认知语义建构模型。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文学现象,“逃离”已成为不少学者探讨的主题。自1990年以来,毕飞宇通过频繁书写人物的逃离来呈现出个体在社会转型中焦躁不安的时代面貌。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首先对毕飞宇小说中的逃离主题进行分类,继而分析毕飞宇小说中逃离主题的变化及其缘由,分析毕飞宇书写逃离主题的方式与特征,最后再将毕飞宇放置在文学史框架中来评估其逃离主题书写的继承与新变、同与异。  本文共包含四个部
北伐时期的郭沫若研究,无论对认识此阶段郭沫若的经历和文学创作,还是对理解北伐前后郭沫若思想变化轨迹都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郭沫若研究界对北伐时期的郭沫若研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本论文以文史对话为基本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态中探析郭沫若北伐时期完成《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和《脱离蒋介石以后》的动机,展示郭沫若对国民革命由热情的梦幻到逐渐清醒的转变过程,试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为理解此阶段的郭沫若提供一个
学位
查尔斯·狄更斯,世界著名的伟大作家,其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雾都孤儿》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一直广为流传且不断被搬上银幕。才华横溢的波兰裔法国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古稀之年对小说《雾都孤儿》进行了电影改编,并且大获成功。本文选取《雾都孤儿》小说及波兰斯基版的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电影改编对小说的创造性叛逆。  第一章着重介绍了创造性叛逆理论,文学到电影的改编以及电影改编的研究标准
学位
清华简(柒)的发布,为先秦时期语类文献的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其中所包含的四篇语类文献在文学艺术与文献价值方面,极具研究价值。  本文第一章结合清华简(柒)四篇语类文献与传世文献,对四篇语类文献的成书与撰写年代、与传世文献的对比、与传世文献的异同及原因等问题进行梳理和考证。在综合整理学界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判断四篇语类文献的撰写年代大致在战国末期。其次,与传世文献相比较,列出清华简(柒)语类文献与传世
学位
爱伦·坡的坎坷经历使他创作出许多阴郁恐怖的作品。在文学评论界,批评家对这种反传统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态度:有人认为爱伦·坡的离经叛道的作品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另一些人认为坡不仅是传统文学的变革者而且也是虚伪严肃文学的反叛者。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坡的作品的文学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他的作品。由于坡提倡“心灵式的恐怖”,所以,学者多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坡的作品。尤其是在弗洛伊
学位
谭恩美是当代著名的华裔作家之一。作为第二代华裔,她同时受到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样特殊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体验让谭恩美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她的小说。因此,自我身份的危机与追寻也常常是谭恩美作品中的主题之一。  在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接骨师之女》中,自我身份的迷失与塑造依然清晰可见。该小说在虚构的文本中展示了一家三代女性在不同时代的命运故事,特别是母亲路玲,作为第一代华裔移民;女儿,露丝,生于美国、长
在《老无所依》与“边界三部曲”出版之后,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路》是他2009年最新出版的小说。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人类在一场大灾难后,幸存下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为了生存前往更为温暖的南方的旅程。在末日后的世界,生产资料生活必须品都是紧张而稀缺的,在这种情况下,存活下来的人为了生存各自选择了自己的路走下去。  这部小说为他赢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最佳小
肯·克西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他的《飞越疯人院》是反文化运动的经典之作。该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后,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项,激起了人们对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反思,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和阐释,使人们对该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态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的文学批评理论。有别于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以文本或人物为核心来解读文学作品,该理论更加注
学位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代表作《秘密花园》被誉为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文学经典之作。该书自1911年出版以来,深受全世界儿童和成年人的喜爱。书中讲述了性格乖僻的主人公随着花园复苏自我觉醒的故事。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母性关爱等角度研究该作品,也有学者解读主人公玛丽的成长蜕变之旅,认为玛丽的华丽蜕变应归功于周围人的引导。然而,虽然这些评论家剖析了玛丽借助外
莫言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常以中国乡村生活作为写作背景,通过描绘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莫言小说在西方世界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译作的成功。该小说的英译者是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的葛布莱特,他对莫言作品的译介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可以概括为归化,异化以及编译。本文选取四部莫言最具传统文化特质的小说英译本为例,将原文对迷信文化的书写与译作的处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