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完善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unshine20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损害鉴定是医疗过错认定的关键。当前我国医疗损害鉴定体制为“二元化”模式,即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模式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模式。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与2018年8月国务院《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颁布,对医疗损害鉴定这一专门性问题进行了规定,确定了医疗损害专门性问题鉴定的概念及内容,明确了鉴定结论因果关系的分级要求和程序要求,对医疗损害鉴定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与模糊,且没有根本上解决医疗损害鉴定“二元化”的问题,两种不同鉴定模式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医疗损害鉴定的混乱局面。同时,法院欠缺对鉴定意见的有效审核,鉴定人、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也未解决和完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仍有很大完善空间。全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医疗过错认定理论的概述,指出医疗过错认定标准医疗水平与注意义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复杂性,造成欠缺医学专业知识的法官对医疗过错的认定存在困惑,司法实践中只能借助医疗损害鉴定来解决。第二章对我国“二元化”医疗损害鉴定的形成和两种不同鉴定模式进行了具体比较分析。第三章指出当前医疗损害鉴定及其相关制度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鉴定机构选择难,鉴定周期长、鉴定意见缺乏稳定性、可预测性等。第四章分析和比较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医疗过错认定与鉴定制度具体做法,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我鉴定制度完善的启示。第五章是完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建议。针对当前“二元化”的鉴定模式,提出构建“一元化”医疗损害鉴定模式及相关措施。医疗损害鉴定应构建以司法行政部门主导的“一元化”鉴定模式,应坚持科学性、中立性、效率性和公益性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鉴定专家库,加强鉴定流程管理,严格控制重新鉴定,推广“异地鉴定模式”,落实鉴定人负责制等,同时要完善鉴定人、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积极探索鉴定领域的“互联网+医疗损害鉴定”模式等。
其他文献
<正>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战略”一词,初时为军事术语,意为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即依据敌对双方军事、政治、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
运用问卷测量的方法,以322名中学教师为研究被试,探讨了教师效能、工作动机与心境对教学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个人教学效能、内部工作动机、积极心境与教学创新呈较高显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精神支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
<正>一、同辈团体(麻吉)对青少年的重要性人是群居的动物,无论生理方面或心理面均不能脱离群体而生活;一个人漂流荒岛,最难受的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孤独与寂寞。人活在群体中,
通过具体应用实例.指出目前普遍使用的正确率和错误率评价指标在不平衡数据集、语义相关多分、不同错分代价等分类问题中评价分类器性能时存在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具
本文从Markus对自我图式的构念出发,批评了其构念过程所借助的两个重要假设:两极模型与跨情境稳定性,指出采用双变量模型与分情境稳定性假设可能有助于对中国人“既此又彼”
目的:评价顺尔宁在治疗荨麻疹并发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55例荨麻疹并发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顺尔宁治疗12周后的症状评分及血清中特异性
通过对电动给水泵联锁逻辑的优化,成功避免电动给水泵因各种异常工况导致运行泵突然不出力,但并未发生跳闸,既不能联启备用泵又不能触发RB情况下,造成锅炉汽包水位低保护动作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中遭遇的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提
受实证主义思维影响,传统课程观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材的角色分离、支解,使其陷入控制论和绝对主义的泥沼;受后现代思维影响的课程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课堂教学,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