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米级球形多孔碳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形多孔碳材料具有出色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独特的形貌和易调节的几何尺寸等优势,在能源与环境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方法制备的球形多孔碳材料往往粒径不均、单分散性差且形貌不可控,而液滴微流控技术为球形材料常用制备方法中存在的低规整度与重复性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不同通道形式内液液两相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T型通道微流控器件相比,同轴流型微通道在制备单分散液滴方面更具实操性优势。本文设计制造了兼具便捷性与通用性的同轴流型微流控器件,全部采用商用零件组装而成,即插即用。并针对研发的同轴流型微流控器件,推导了其稳定制备单分散性液滴的流量关系式,获得了两相流量极限参数,实现了尺寸均一的球形多孔碳前驱体的高效制备。基于热重分析结果,确定了前驱体的碳化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活化工艺对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参数的影响规律,最终通过KOH活化获得了具有较高比表面积(1837m2/g)和高微孔比例(Vmicro/Vtotal=83.8%)的球形多孔碳材料。采用管式固定床对所制备球形多孔碳材料进行了CO2动态吸附实验,试验评价了不同进气体积流量和吸附压力下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柱实际利用效率。此外,通过不同再生时长后吸附效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本研究制备球形碳吸附剂的最佳真空再生时长为15min。
其他文献
在全球石油资源日益减少、排放法规日益严格,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意识普遍越来越强的今天,内燃机只有不断的改善燃烧技术才能不被淘汰。柴油机燃烧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多为不断的提高燃烧的定容度,提高定容度的方法就是不断的提高喷射压力,但是单方面的增大喷射压力而不减小喷油器喷孔孔径(目前喷孔直径最小可达0.1mm,加工技术已无法使喷孔直径更小),对索特平均粒径(SMD,是评价喷雾粒径的指标)的影响不
<正>当前,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优劣之争再度成为社科学界的热点话题。鉴于量化学术评价在积极推动中国社科学术研究走向繁荣的同时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如"以刊论文"、学术写作
泉州市自1987年开展HIV监测工作以来,截止2000年7月份,已累计发现HIV感染者36例[1].泉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00年6月下旬始承担全市的涉外婚检工作,于2000年7月上旬,首次在涉外
鳞翅目昆虫幼虫通过味觉感受器中的味觉神经元来感受外界的化学物质。幼虫的味觉感受器中有不同的味觉神经元,其中有感受氨基酸和水的味觉神经元。氨基酸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