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叶片黄化与根际微环境的关系初探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g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梨的生产大国和梨的起源国之一,种质资源丰富。其栽培面积占世界70%,主要梨产区安徽省砀山及周围一带为酥梨产区,安徽砀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梨园。黄金梨是安徽宿州市萧县黄河故道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其缺铁黄化现象发生严重,严重时梨树整株死亡,影响果农的生产利益。本研究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河故道园艺场黄金梨的根系和根际土壤为试材,参照鲍士旦的土壤农化分析的方法测定根际土壤矿质元素、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根系病原菌和分子生物技术鉴定病原菌、参照周礼恺的土壤酶学的测定方法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研究,以期找出梨树叶片黄化与根际微环境的关系,旨在为梨树生产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中氮含量、速效钾、有效硫和交换性钙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的磷、硼、锰、铜、锌、有效铁、有效磷、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交换性镁、交换性钾、交换性钠、有机质、TFe2O3含量以及p H值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中的铬Cr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的镍Ni、铅Pb、钼Mo、汞Hg、镉C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中的全氮、速效钾、交换性钙的含量富集,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发生了明显改变,使树体内各养分间的比例发生变化,为一种营养失调症。(2)黄金梨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酶活,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过氧化氢酶酶活性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在一段时期内,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的保肥性和肥力较高,供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较多,为土壤营养比例失调的症状的又一表现。(3)通过宏基因测序分析可知,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中的细菌(Bacteria)含量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0.3%和78.2%,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中存在的古菌(Archae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2%和5.4%。两者的真菌(Eukaryota)和未命名的菌种(unclassified)含量占比无显著性差异。从微生物的科属种三个维度上看,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的亚硝化螺菌科(Nitrososphaeraceae)、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haera)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以及亚硝化螺菌(Nitrososphaera viennensis)的微生物含量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硝化细菌含量占比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相较于对照组,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际土壤微环境不适宜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衍。但对照组中存在着少量的氨氧化古菌,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河故道园艺场内叶片黄化的黄金梨根系中分离到的刺腐霉(Pythium spinos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土赤壳属(Ilyonectria macrodidyma)这3种真菌可能导致根系腐烂的病原菌,而对照组中仅分离到了间型脉孢菌(Neurospora intermedia),为有益菌。分别由黄金梨根系中分离出的内生细菌非致病菌,根据现有的研究可初步认定腐皮镰刀菌、刺腐霉、土赤壳属的真菌为黄金梨根腐病的致病菌。根系腐烂后,梨树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致使树势减弱,叶片黄化。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茶树干旱—低温的交叉适应生理和分子机制,以舒茶早[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试材,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预处理,研究了干旱预处理对低温下茶树幼苗抗性以及茶树细胞内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激素调节的影响;通过二代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低温交叉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1.经过PEG预处理的茶苗半致死温度LT50明显下降。低温条件
学位
干旱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原因之一,挖掘产量及抗旱相关基因对于水稻高产、稳产、优质育种十分重要。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和种植节水抗旱水稻品种是减少干旱损失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选用3K基因组项目中的582份核心种质资源和250份生育期相对一致的核心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测定了 9个产量相关性状和水旱条件下的产量性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挖掘水稻优异产量抗旱基因资源和产量抗旱相关性
滚动轮胎内部温度特性直接影响轮胎的经济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严重时轮胎爆破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轮胎生热包括内部滞后生热和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生热,在设计阶段进行轮胎滚动状态下内部温度、应变分布特性的测试和分析尤为必要。本文基于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滚动轮胎内部温度、应变测试方法,同时定制开发轮胎温度应变测试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轮胎生热及其热传导机
茶叶是一种具有地理特征的农产品,具有特定区域的品质,祁门红茶作为优质红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低涩而备受赞誉,素有“红茶皇后”的美誉。历史上,祁门红茶主要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东至县、贵池县等。2004年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递交了“祁门红茶”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申请,将“祁门红茶”的产地仅局限在祁门县境内,引发争议。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真伪和原产地等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对祁门红茶进行产地识别有
本研究根据不同品种棉花全基因组数据,鉴定出P-ATPase家族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棕色棉中可能与原花青素转运有关的P-ATPase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在亚洲棉、雷蒙德氏棉、海岛棉和陆地棉中分别鉴定出53、51个、99和98个P-ATPase基因。不同棉花中,P-ATPase能分为6个亚族,且同一亚族的成员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基因结构,不同亚族成员基因结构
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且日趋严重,厌氧发酵是解决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猪粪废水包含高浓度的COD(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厌氧发酵过程中高浓度氨氮和发酵初期VFAs(挥发性有机酸)累积都会降低产甲烷效率。已有研究表明在厌氧发酵体系中加入沸石、蒙脱石和膨润土等黏土矿物材料能够提高猪粪厌氧发酵产甲烷速率与效率。凹凸棒土也是一种天然非金属黏土矿物,拥有优良的吸附和离子交换
疼痛和瘙痒是人体的重要感觉,是对外界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机制。研究发现转录因子Runx1和Tlx3参与感觉神经元的发育调控:转录因子Runx1能够调控很多感觉离子通道和受体的表达;转录因子Tlx3对后脑和脊髓中部分神经元前体的末端分化及神经环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Runx1和Tlx3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揭示疼痛和瘙痒感受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而为以后设计出针对特定调控环节的止痛药和止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茶叶粗老、色泽细黑、汤色深红或橙黄、香味醇厚,具有特殊香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黑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过敏、抗氧化、抗炎症、抗心血管疾病及抗癌等多种生理功效,其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黑茶通常采用固态自然发酵制得,存在发酵周期长、品质不稳定、易染菌及卫生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因而限制了黑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利用从传统黑茶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株优势黑曲霉作为发酵菌
‘砀山酥梨’(Pyrus bretshneideri cv.Dangshansuli)的果皮呈黄绿色,但其芽变品系‘锈酥’却全面着褐色。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果皮木栓质形成与梨果皮褐色性状密切相关。通过对“砀山酥梨”及其褐皮芽变‘锈酥’果皮色泽形成关键期的果皮转录组进行分析,筛选出与木栓质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