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的室内虚拟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200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类移动服务的应运而生,基于定位服务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对定位区域也由传统的室外转向复杂的室内环境。对于室内环境,建筑结构限制了传统定位导航技术的正常使用,一些新兴的定位算法和交互方式由此产生,并能由此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虚拟定位导航系统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传统的二维平面地图虽然可以进行位置和方向的辨识,但是没有将用户个人融入场景中。虚拟3D定位导航系统则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模拟了真实世界,并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沉浸交互方式提高了用户对位置和环境的辨识度,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然而这类系统仅仅在一些交通路口中使用,几乎没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并且又能保证良好的效果。室内智能系统也越来越多的通过这类平台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本文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WIFI的虚拟定位导航系统,将移动定位与虚拟现实进行结合,能够实现多客户端的定位与数据同步,并针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具有经济便捷,且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度优势,因此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室内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我们依据对传统匹配算法的分析和比较,设计了一种基于指纹匹配和模糊推理的室内定位算法,该定位算法融合了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平均欧几里得距离,并通过模糊推理确定最终的指纹相似度,同时融入移动虚拟3D系统。首先,我们对定位区域进行指纹数据采集,以及数据预处理,去除相关干扰因素,构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信号分布图,每个标记点与多个指纹数据相对应,可以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其次,在实时定位过程中,移动端实时发送定位请求,并计算请求数据与指纹数据的相似度,同时引入模糊逻辑来计算相似度算法中的相应权值,在指纹数据提取过程中结合最近定位结果,降低候选指纹数据的规模,减少计算量;最后,通过对候选结果进行加权质心操作,以确定最终的定位结果,同步到虚拟场景中,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匹配算法具有很好的特征性,比传统的相似度算法表现的更加稳定。系统运行表明,该虚拟定位导航系统提高了人与室内环境的交互智能化,同时也为以导航定位开发为基础的应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其他文献
层次移动IPv6 (Hierachical Mobile IPv6, HMIPv6)是在MIPv6(移动IPv6)的基础上针对MN(移动结点)在小范围内快速移动所作出的一种改进技术。HMIPv6针对MIPv6将全局性的大范围
计算机网络近些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网络上的信息量也是逐年递增。随着信息量的扩大,网络上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木马,病毒,网络攻击等恶意行为时常发生,还有些人利用网络
特征提取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以及模式识别等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其目的是删除无关信息、冗余信息,减少特征维数、存储空间,降低噪声干扰、计算复杂度以及提高模型泛化
随着CAD系统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自由曲线曲面数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鉴于NURBS方法描述的自由曲线曲面模型具备很强的通用性,当前的CAD系统多利用NURBS方法来描述自由曲
通信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大众化,许多新兴的应用也不断出现,诸如多媒体会议、分布式系统、计算机协同工作等。其中多媒体会议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满足客户对商品的视觉感受和个性化要求,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产品销售网站使用web3d技术实现产品定制系统。然而当前基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早期的移动Ad hoc网络(MANET)用于军事技术领域,到今天的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Network,WMN)趋向商用,WMN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技术。目前,W
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从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到现在,短短十来年时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久前Peer-to-Peer(P2P)流量已经超越WEB流量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庞大的网络流量,P2P技
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随之也衍生出了很多相关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如何来确保信息的保密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Ad hoc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无线Ad hoc网络具有动态拓扑、多跳路由以及移动节点能源受限等特性,导致网络中的入侵攻击形式复杂